第113章 冀州初安定(1 / 2)

加入书签

四郡如愿归附隋国,常山武氏、中山蔺氏、矩鹿魏氏、广平王氏,有抗击鲜卑之功,新郡守人选只能出自四大世家,对隋国《税赋律》实施带来弊端。刘渊建言,四郡郡尉从直属军抽调,主要将领同样来自直属军,郡兵大部份非本郡之人,依照隋国律法行事,防止《税赋律》无法顺利实施。

商仲恒暂代冀州刺史,组建刺史府,承诺赏赐果实的一百名额全部到位,让商仲恒下面有足够的人可用;额外赏赐商仲恒五枚体质果实,其他将领不是不想赏赐,几乎都是年轻人,留待以后再说。州兵只招募了两万人,一营五百人,每营的领军校尉都来自直属军。商仲恒的理由很充分,郡兵、州兵的骨干都出自直属军,听从指挥,战斗力不是普通郡兵、州兵可比,应对冀州治安足矣,不需要那么大的军队规模。

本王认为他说的很对,兵力太多,基层领军校尉不足,对州兵、郡兵掌控力变弱,得不偿失,还是精兵政策更好。

冀州其余六郡,朝廷派出的新郡守、郡尉上任,就地安置鲜卑人的事务,顺利进行之中。冀州安定后,商仲恒和田佐两路大军,将渡过黄河,纳青州、兖州于隋国控制之中,时间需要三到六个月,正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的时候。开疆拓土要发挥臣属们的能力,他们才能获得仙果赏赐,进而步步高升,仙师君王只是一名攻城的打手。

去了一趟陕州,会见司州刺史王匡,两人促膝相谈。王匡带着司州四郡归附隋国,又在田佐的指导下,按照隋国律法征收税赋,功劳甚大,仙果赏赐不能漏掉他。

“王匡爱卿,三样仙果,每样仙果五枚,好好体会一番。”

出身于司州弘农郡世家大族王家,五十出头年纪,归附隋国至少有一半以上因素,为了年轻长寿的仙果。

“能够年轻长寿的仙果,年底司州刺史府可以提交赏赐名单,利民利国、为隋国做出的贡献多寡,做为衡量标准。出身不限,可以是文武官员,也可以是优秀的工匠,只要做出大贡献,都可以获得赏赐。凉州有改进纺机的工匠,渝州有造船的能人,雍州有发明印刷术的官员、炼出钢铁的铁匠,不一而足,本王希望司州同样有能工巧匠。”

“臣王匡谨记,一定为大隋多多发掘人才!”

服用完果实的王匡,欣喜万分,说话中气十足。

“洛阳毗邻黄河,四面相连,适合将来的发展,更应该成为州治,甚至成为大隋最重要的城池之一,陕州局限性太大,宜将州治迁往洛阳。”

“臣王匡正有此意,谨遵仙师君王令,尽快迁移刺史府。”

“将挑选的护卫唤进来。”

王匡挑选的十名护卫,赏赐果实完毕,一名合格的刺史,自然要保障他的安全。半天的交流,对王匡多少熟悉几分,220万人口的司州,黄河南北两岸,各有两郡。面对南匈奴兵锋,只丢掉河东郡部份县城,保住司州人口,治国理政方面不可小觑。

回到蓟城,已是三月初十,离开长安刚好一个月,儿女们全部过了周岁,竟然忘记回去看一眼。

冀州的独孤、拓跋、慕容部落归附,青州尚有一个宇文部落,是时候拜访鲜卑五大部落族长,谈谈合作的可能性,实质上就是希望他们归附,为隋国所用。

三维蓝星历史,南匈奴消失后五六百年,草原大漠冒出契丹族;契丹族消亡后,紧接着出来蒙古人。东北关外同样如此,鲜卑人被汉化,五六百年后关外出现女真族;等到女真族被覆灭,五百年后关外又出现满人;历史总是在重复上演曾经的一幕。

五百年,如果一个族群没有外部压力,适应环境求得生存,时间上足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新势力。近古世界,隋国不会放弃控制草原大漠,不会放弃东北关外,甚至要更进一步扩张;只有进一步扩张,才能将边塞之地,推离到更遥远的地方。

“延文,对于东北关外,你有何看法?”

王延文思考后回答道:

“延文最近研究东北地理,幽州之外尚有大片无主之地,仙师君王询问东北而不是幽州,显然对无主之地也感兴趣。末将揣测,欲水之南和三韩半岛,仙师君王想尽收于隋国疆域。”

王延文只答对一小半。

“延文,何以会关注东北地理。”

“回仙师君王,冀州已在隋国掌控之中,仙师君王仍没有回长安之意,或许有意关外。延文愚钝,只能提前下功夫,以应仙师君王所需。”“延文,去拿纸笔来。”

白纸上描绘出东北一带大致地形。

“鲜卑山以西辽阔的草原,雍州和并州很可能没有能力,达到如此遥远的地方。太白山以东,除了三韩半岛,还有带子形状的倭岛;欲水东北,大约这里,向南拐了一个弯。”

在纸上画出大致的形状。

“一路向南,最近处隔海相望,离倭岛不过百里。”

边画边讲解。

“欲水一直往北,一望无际冰雪覆盖的森林,直至大海。往东一直走,可见百里宽的海峡,每年春冬季节,海面结冰,可徒步而过。海峡另一边,是一个新大陆,无比广阔的新大陆,南北两块大陆。”

“仙师君王,大陆上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