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我们的八旗(1 / 2)

加入书签

宜昌知府空缺,没有主官。

前宜昌知府陆亨因为通敌,被八旗副都统图尔格大人给就地正法了。

相关罪状早递上去了。

府州县官员的人事任免权除云南外西选,目前都掌握在燕京的吏部。

所以新任知府起码还有一个月才能到任。

地方省一级官员对这个知府人选目前只有建议权。

如张长庚欣赏某位官员,会向朝廷上书夸赞此人为官清明,颇有政绩之类的话,绝不会说此人适合在省内担任什么职务。

只有朝廷来旨意询问总督意见,张长庚才会给出参考意见。

如此做法,当然是避免地方官结党营私,互相拉拢形成一个对抗朝廷的小集团。

通常主官空缺,会由佐贰官负责。

知府的佐贰官是同知和通判,相当于后世厅副官。

这两個官缺都有实任官在,但宜昌城真正说了算的是郧阳粮道钱文涛。

郧阳同湖广、偏沅一样都是湖广总督节制的三巡抚之一,驻郧阳府郧县,掌管鄂、豫、川、陕毗邻地区的五道八府军民事务。

也就是郧阳实际是一个省级行政区域。

称之为三峡巡抚可能更恰当。

宜昌却不归郧阳巡抚管,而是归湖广巡抚管,所以郧阳的粮道跑来宜昌指手划脚,相当于河南的某位省级官员跑到河北的某市当家做主。

体制上是根本不允许,也不可能出现的。

然而钱道台做到了。

因为有一帮满洲大兵替他撑台。

带头的是努大海和安尔根两个表兄弟。

二人没法跟其他人一样回燕京,因为他们得罪的人太多。

包括靖西将军穆里玛在内的十几位满洲将校的腿就是他们打断的。

为了避免祸及家人,二人连同一帮充当明军狗腿子的满洲八旗子弟,自个给自个销了户。

就是他们的名字均出现在张长庚给燕京的八旗阵亡子弟名单中。

一共15人。

都是当初王五挑选带出来充当叫门泰君的。

事实证明这些叫门泰君对敌人够凶残,对自己人下手更狠。

唯一的缺点就是战斗力太差,根本不能打,甚至都不会打仗。

王五没有过河拆桥,得知图尔格把那个宜昌知府陆亨砍了后,特意将这15名叫门泰君分配给钱道台,再辅以100名士兵到宜昌搞接收工作。

上回来宜昌因为陆亨缘故,王五没能进城,只从城中得了需要的粮草后就绕道去荆州了。

所以在得知宜昌如今权力真空后,立时就让钱道台赶紧过去搞。

除宜昌府库外,就是搜罗大量盐铁布匹,以及一切能军用的物资。

钱道台和叫门泰君们不辱使命,大半个月下来基本把宜昌城的“公家”物资搜刮的差不多,仅从宜昌府库拿到的存银就多达七万四千余两。

各种物资折合白银的话也有四五万两。

要不是王五再三叮嘱不得掳掠民间,估计叫门泰君们能把宜昌城弄的鸡犬不宁。

宜昌城内的同知和通判以及驻防绿营根本不敢制止满洲大兵近乎抢劫的行为,因为陆知府刚刚被满洲大兵送去投了胎。

甭管什么事,只要同满洲大兵挂了钩,汉官们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实在跑不了的就乖乖当孙子。

大清入关二十年来,还没出现过敢跟满洲叫板的汉官。

王五这也属于东拼拼西凑凑,一切只为了捞钱。

如今完全落在王五手中的府库除了宜昌,还有武昌和荆州。

存银最多的是武昌藩库,足足有六十余万两。

荆州府库少些,只有十三万两。

其实要是王五迟上三五个月拿下武昌的话,他说不定能弄两三百万两。

因为湖广每年的夏税会在七月递解到武昌藩库,之后统一解往燕京。

尔后由燕京户部统一做账后,再根据湖广实际需要给予拨付。

这银子一来一回就产生火耗,运输损耗,上上下下官员便从中大捞特捞。

效率极低。

前明那会是地方将税收上来后,先扣除本地开支费用再将其余银两解往京师。

相对应的损耗较少。

问题是前明那会地方官收不上多少税,迫使明朝的皇帝有时不得不派出太监到各地去开矿挣钱。

结果就成了与民争利。

加上先前在归州的集资,以及这几个月陆陆续续的一些缴获,王五手头目前能动用的现银差不多有八十余万两。

如果不是花重金建设水营的话,这个数字应该能突破一百万两。

不想反清的话,这笔钱他这辈子也花不完。

可要反清的话,这笔钱却是怎么也不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