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当代最出色的华人数学家(2 / 2)

加入书签

了这个消息后,宁晨也是感到有些激动和惶恐。

陶辙轩与秋成同都是当代华人数学家中,最出色的几人之一。

相比于秋成同,陶辙轩年轻时候的事迹更加的惊人,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数学神童。

早在13岁的时候,陶辙轩就拿到了IMO的金牌,16岁的时候便本科毕业,17岁硕士毕业,21岁博士毕业,24岁便成为了大学教授。

这样辉煌的成绩,无疑对同龄人造成了降维打击。

而在31岁的时候,陶辙轩也成功的获得了菲尔兹奖,成为了继秋成同之后,第二个拿到这个奖项的华人。

“据我所知,在这之前,陶辙轩也只来过华国内地一次吧。”

陶辙轩从小并不在华国长大,也并不会说普通话,只是会说粤语。

虽然在邮件中,秋成同说陶辙轩这次要来华国的几个地方,和宁晨同样担任秋赛的面试官,并做一些数学报告的工作。

但宁晨隐约中觉得,或许来找自己,才是陶辙轩这次来华国最主要的目的。

不管怎么样,宁晨肯定是要跟陶辙轩见一面的,能跟陶辙轩这样级别的数学家当面交流,得到的收获一定不会比跟秋成同交流要少。

读完了这封邮件之后,宁晨敲击着键盘,输入着回信的内容。

在邮件中,宁晨先是表达了对秋成同的感谢,同时表示自己会继续进行有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探索内容。

紧接着,宁晨接受了秋成同的邀请,愿意作为下届秋成同大学生数学竞赛的面试评审,并希望为华国数学界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最后,宁晨也表达了自己欢迎陶辙轩到访的心情。

打完了这些字,宁晨从头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错别字之后,才点击了发送的按钮。

……

接下来的日子里,宁晨继续进行着有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探索,同时对于铁基超导体的研究,宁晨也重新捡了起来。

在这期间,宁晨抽空完成了博士阶段剩余学科的考试。

这些考试都是学校特地为宁晨一个人单独设置的,目的就是让宁晨能够尽快的修完博士阶段的学分,然后好进行博士答辩,拿到博士学位。

以宁晨现在公开发表的论文,随便拿出来一篇,就足够应付博士答辩了。

盛州大学自然是希望宁晨能够早一些毕业的,虽然之前双方已经签订了就业合同,但学校也担心夜长梦多,毕竟这种合同还是可以毁约的。

宁晨非常顺利的通过了这些考试,开始准备起博士答辩的内容。

“这一次,就选择后来在《Nature》主刊上发表的那三篇有关铁基超导体的论文好了。”

既然在本科答辩的时候,宁晨都拿出了《Nature》主刊的论文,博士答辩肯定是不能比本科答辩差了。

宁晨按照博士论文的格式,重新整理着之前自己做出来的成果,撰写着自己的博士论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