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谁说汉儿不如胡!(2 / 2)

加入书签

天心殿内,刘升还在研究龙门川一战的战报。

说实话,这一场大捷不仅出乎其他人意料,连刘升都略感意外。

即便抛开警备军与清虏的战力不谈,兵马劣势却是事实。

四月三日到四月四日夜里的一战,马进忠、白文选是以七千多兵力对阵三万清虏。

虽然挡住了清虏,使其不得沿着河谷南下,可北京警备师第三旅也在这一战中折损了一两千人!

战损比可以说超过了四分之一!

这可不是据城而守,而是野战。

警备军在这个战损比下仍未败退,反而坚持阻击清军,着实是出乎了刘升的预料。

说明他以前大大低估了警备军的战斗潜力。

等到了白天,北京警备师其他各部陆续来援,人数最多时,也不过刚超过一万五千人。

清军虽然在之前的战斗中折损了不少兵马,却也还有两万多人,在兵力上仍处于优势。

如果非要找清军的缺点,可能有二。

一是,豪格此番入关,因长途行军,又打算在关内避开崋军主力,因此并没有携带太多枪炮。

红夷大炮是一门都没带,只带了二十门普通口径的红夷炮。

虎蹲炮倒是带了三百多门。

火枪兵大概也只有一千余人的样子。

乃至于他们仿造的手榴弹,都没有携带太多。

因为这些都会拖慢行军速度。

其二,随豪格入关的三万多清军中,真正的八旗正军只有一万人左右,剩下的都是扈从军,即八旗旗丁的包衣、阿哈、奴隶。

这些人武器装备不如大崋警备军,训练程度及士气同样不如,又属于进攻的一方,战败倒也能理解了。

以上,都是警备军将领进行战后总结时得出的,便写在了战报中。

不过,除了上述这些因素,刘升觉得警备军之所以能打出龙门川这场大捷,关键还在于军心、士气。

而军心、士气,则又与崋军足饷、足赏、抚恤到位等制度相关,也与军政员平日里的言传身教撇不开关系。

可以说,如今的大崋警备军,也和亲卫军、常备军一样,和近代军队差距不大了。

当然,警备军有具有地方性质,各地警备军素养、战力肯定存在差异,未必都能有北京警备师这般表现。

说到底,北京警备师、南京警备师,都属于警备军序()

列中的精锐,实际战斗力不比常备军差太多。

回过神来,刘升便对殿内待诏的秘书郎道:“传朕口谕,军务院诸部大臣到武英殿开会,商议龙门川一战的善后事宜。”

“是。”

一秘书郎应声快步离去。

刘升则让其他秘书处人员及侍卫稍稍准备,便摆驾武英殿。

这个会,在刘升看到龙门川大捷战报之初,便准备召开了。

刘升先来到武英殿后殿,在宫女的伺候下小坐一会儿,顺带指挥秘书处人员完善会议所需要的资料。

待军务院各部大臣都到了武英殿正殿,他才转进正殿,坐上龙椅。

虽然只是小会,大崋又简化了主动礼仪,但君臣之间必要礼仪肯定是有的。

待刘升落座,军务院众大臣便一起躬身行礼。

“参见陛下!”

“众卿平身,入座。”

“谢陛下!”

待众臣落座,刘升便问:“龙门川大捷的战报诸位应该都看过了吧?”

战报是由北京电讯组在一两个时辰前转发过来的。

刘升看过后,便立即让秘书处抄给军务院,命诸部司主贰官员传看。

如果谁还没看,那肯定是有事耽搁了。

所以刘升问了一句,接着便道:“此战,北京警备师不仅有马进忠、李国英部大败兵力两倍于己之清虏的骄人战绩。

更有一个半营死守龙门所、三义堡,几乎全员战死的光荣事迹。

朕认为,对于这些在边疆驻防岗位上战死的将士,朝廷仅是按例抚恤、嘉奖,远远不够!”(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