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洛阳李闯,京师崇祯(2 / 3)

加入书签

兵部尚书陈新甲走了过来,拜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崇祯虽然心情不美丽,但基本礼仪还是能保持的。

他转过身来,抬手示意,“爱卿平身。”

“谢万岁。”

崇祯将拿在手中的一份奏章递了过去,道:“高斗光已经押解至京城,送入刑部牢狱中了。这是他所写的陈情奏章,爱卿且看看吧。”

陈新甲接过奏章,很快看完,眉头已经皱成了一团。

随即道:“万岁,汝宁刘贼有上百门红夷大炮之事实在荒谬,定是高斗光为了推诿过错所编造。”

“可朕派去凤阳的锦衣卫、御使暗访经历固城、朱皋之战的诸军后,皆言贼军确实有很多红夷大炮,更有虎蹲炮上千,鸟铳数千杆,难不成他们都在说谎?”

陈新甲听了也很疑惑,苦思冥想了会儿。

见崇祯神色很快变得不耐烦,他赶紧道:“贼军或许只有几十门红夷炮,只是将士们大败惊惧,又想推诿过错,才众口一词,谎称是上百门红夷大炮。

万岁也知道的,红夷大炮铸造艰难,从夷人哪里购买同样艰难,朝廷目前都只有一百多门而已,贼军怎么可能有上百门?

至于虎蹲炮、鸟铳,贼军或许也有不少,但绝不会那么多——前线将士战败后夸张敌方实力,以掩盖其懦弱、过错,本就是常有之事。

就如那李闯,地方竟上奏其有五十万大军,甚至有说其有七十万大军的,这怎么可能?

李闯若真有那么多大军,要么会立即分兵,攻掠四方,乃至直冲京师。

要么时间一长,就会被几十万大军吃垮,都不用朝廷去打,自己就瓦解了。”

崇祯听了陈新甲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

但是问题没解决啊。

“不论如何,李闯与那刘崋一据河南府,一据汝宁府,大势已成,朝廷该如何才能剿灭?”

陈新甲稍稍犹豫,想到如今大明的严峻形势,还是一咬牙道:“陛下,如今关内已无充足精兵剿寇,若想平定李刘罗张之辈,最好是让洪承畴率领关外大军回来。”

“开什么玩笑?”崇祯一听就想否决,“三月底,建奴围锦州,显然是要拔掉锦州。

爱卿该知道,锦州一旦失守,宁远亦难守住,不久建奴就能威逼山海关!失土之责谁来担?!”

陈新甲一时不言。

他肯定担不起这责任啊,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整个大明只有一人能担此责,那便是眼前这位大明皇帝。

陈新甲很清楚,这件事不能劝,甚至不能点破。

一个是劝不动崇祯,二个搞不好还会被崇祯认为别有用心,迁怒于他。

若崇祯真的听劝,他都想劝崇祯放弃关外,直接死守山海关了。

这建议以前不止一人提过,但崇祯都不接受。

可如果不从关外调兵回来,不用洪承畴,他真没多少信心剿灭李刘张罗这四大寇。

因为大明目前兵力布置正如他之前所言,关内并无多少精兵。

秦军总兵猛如虎算一部、原山西总兵虎大威又算一部,京营黄得功也算一部,四川土司兵秦良玉算一部。

然后就是镇守陕西、山西、宣府边境关塞的部分边军、京营(主要指勇卫营)。

左良玉在关内诸总兵中勉强算能打,且兵力最众,然如今已经不太听话。

打起仗来有便宜才上,发现危险第一个逃跑,已然要成为军阀了。

再往后,什么刘良佐、刘泽清、高杰、方郭安等总兵、副将,都只有数千到一万人不等,战力拉挎,不堪一用。

至于那些督抚招募的标兵,大多是新募,还大多粮饷不足,战力更低。

大明最能打且人数最多的几部精锐,目前都在山海关及宁锦,如曹变蛟、马科、吴三桂等。

崇祯十一年九月,建奴入寇,猖獗难制,到次年二三月份才退走。

当时在剿寇的洪承畴被紧急调任为蓟辽总督,先是率领部分秦军来京师勤王,随后就带着这部分秦军到关外与清虏对峙。

结果在关内剿寇战绩卓越的“洪剃头”到了关外就不行了。

去年冬季,建奴攻锦州、宁远,洪承畴派兵出战,先后败于塔山、杏山。

至三月份,锦州祖大寿被围,至今已过去一个多月,仍难解围。

因为锦州囤积的军粮不少,洪承畴、祖大寿都准备徐徐推进,将建奴逼走,以解锦州之围。

崇祯也认为可行。

可陈新甲却觉得剿寇之事更需要这些精锐。

所以才试探着提出放弃锦州,调关外精锐回来剿寇的建议。

崇祯既不纳此议,他也只能再想别的法子了。

“若不能调关外精锐回来剿寇,以朝廷在关内所有兵马,又钱粮吃紧,只能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