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夫妻夜话,分田进行时!(2 / 3)
,道:“忙一天了,快些睡觉吧。”
陶春兰却起了兴致,抱住柳大川一套胳膊问:“那时俺家能不能找几个仆人?县令夫人总不能还在家里烧水扫地吧?
俺如今带着孩子,什么事也做不了。若是能给孩子请个奶娘,俺便能宽松些,也找点事做。”
这话倒是让柳大川心中一动,道:“想像大明那边买人当奴婢肯定是不行的,但若是雇人,倒有可能——回头俺问问大帅吧。”
“老爷?”
陶春兰忽然柔柔地叫了声,蹭了蹭柳大川。
然而柳大川却一时没反应过来。
老爷?
这是在叫俺?
俺也成老爷了?
可若成了县令,可不就是县老爷嘛。
···
次日。
刘升又随即抽调一些管事及下面生产队的大队长、队长进行询问,又对之前定下的分田细则做了些补充性修改。
三月十六日,华初营、河边营正式开始分田。
两大营地中,除了两千多暂时因工分达不到分田下限不能参与分田的人略有些不满,绝大部分百姓对这次分田细则都还是满意的。
像华初营,参与分田的百姓,即便是独身青壮家庭(一口人),也至少分得了10亩田地(有田有地)。
大多数家庭分的田地都在20亩到50亩之间。
能分到50亩田地以上的,要么是管理层,要么是劳动模范,再要么是立下其他功劳的。
因为分到的田亩上限是100亩,所以百姓们不会感觉彼此差距太大,幸福感来得也就容易。
10亩田地,一个单身汉,精耕细作,产出的粮食要养活自己绰绰有余了。
但也有些人觉得,吃饱饭不算什么,他们该有更多的追求。
不如说该更好的房子,娶媳妇,给子孙后代挣一份更厚实的家业,等等。
得知百姓有这方面的想法,刘升也安排人进行针对性的政策宣传及思想疏导。
如今担任华初县尚礼局宣传科主任的高秀成,负责的便是这一项工作。
宣传科主任属于大吏,只要再进一步,就能成为官员,还是在崋部这种潜力极大的新兴势力,因此才十七岁的高秀成干劲儿十足。
为了把任务完成好,他亲自负责在政事堂附近的宣传栏前,给百姓解答疑惑。
“鄙人得大帅信任,添为华初县宣传科主任,各位华初营的父老对这次分田有什么疑问,都可举手问我。”
因为成人学校的存在,大半年的半军管和集体劳动,华初营百姓的素质很高。
便如此时,并没有七嘴八舌的乱问,都是举手发问。
高秀成先点了个看起来没比他大几岁的年轻人。
“高主任,俺家就俺一个,分得了十亩田地,好好种田肯定是饿不死了。
但俺不仅想吃饱穿暖,俺还想过得更好,娶上媳妇,生儿子养儿子,甚至是发达,俺该咋办?”
“问得好。”高秀成笑着点头,“俺在军政员学堂进修的时候,就得知大帅有个说法:大多数人都是有上进心的,我们要给他们上进的机会。
就像这位兄弟,吃饱穿暖后,便想娶媳妇,传宗接代,乃至发达。
那他该怎么办呢?首先当然是要好好种田,因为你得保证自己能吃饱穿暖。
大帅也知道大伙儿想赚得跟多,因此允许大伙儿在农闲时去伐木场等工坊打工,或者自己做些小买卖。
能做到这两点,我想让家里富裕起来,并在将来娶上老婆,应该不是难事。
但若想发达,你必须还做一件事,那就是多去成人学校读书,获取有用知识。积累了足够的知识,你才可以改变命运。”
这番话,让很多人和那提问的年轻人一样,听得连连点头,双眼发亮,感觉未来道路更清晰了,也更有干劲儿了。
这时高秀成又道:“不过我要提醒大家一定,注意了解我们崋部的田地政策细则。
其中有一条很重要,那就是,如果谁家的田地荒废一年以上,便会收归于公府,分给其他人耕种。
同时还会对田地户主进行罚款!
这些田地都是大伙儿辛辛苦苦,流汗流血开辟出来的,却放在那里荒废,不是作孽吗?
所以,就算将来有人去打工、做生意,或者做别的发达了,也必须请人来佃种分给他的田地。
若绝心不种田了,也要记得到县里户政局田亩科申报,将田地归还给公府,尽量避免出现田地废弃的情况!”
听到高秀成这番提醒,百姓们更是纷纷出声表示赞同。
分田后,崋部税赋是很低的。
和龙首湾那边的试验村庄一样,分田后的头一年夏税秋赋只收二十分之一,从第二年开始只收十分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