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3 / 28)
。所以到了这会明朝的逃兵也越来越多。其实如果是跟明末比,现在的逃兵也还算好,不算很多。
【秦始皇】嬴政:因为之后会跑的更多是吗?
“是的,之后的逃兵只多不少。”
“就算是这样,在北伐之前他还是平了内乱、打了缅甸和和云南。虽然打到最后确实是赢了,但是不打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所谓,那边已经投降了,但朱祁镇就是觉得自己被冒犯了,你投降我不搭理你,我非要你跪到我跟前来磕头说我错了。”
“从这里你就能看出来朱祁镇是个根本不考虑手下人死活,他只管自己的,别人劝诫他也是不听的。其实这时候朱祁镇手上的文臣集团很华丽的,他又有三杨又有于谦,虽然这个时候杨荣已经死了,但只要朱祁镇肯听劝,靠其他几个人也完全够他当个守成之君。”
“但是他偏不,他就是不听劝。人家问他,大家都吃不饱饭所以当逃兵了,现在逃兵太多了控制不住了应该怎么处理?他的回复是让人家加强管理,清理逃兵。至于你们吃不吃得饱饭?谁管你呢?”
【明宣宗】朱瞻基:这是不是王振教唆的?
“啊?”言羽阳诧异:“你想什么呢,这当然是他自己的主意啊?虽然王振能在一旁怂恿,但是他自己不愿意,王振难道还能牛不喝水强按头吗?”
【秦始皇】嬴政:你这想找替罪羊的心思也太明显了吧?
【汉武帝】刘彻:明宣宗,你也太溺爱了。
【汉武帝】刘彻:都这样了你还在这给他找借口呢。
朱瞻基:......
他就是问问!问问而已!!
这时朱元璋的私信也杀到了。
【明太祖】朱元璋:你别说话了。个丢人玩意儿。
朱瞻基:......
好的曾祖。
这就把嘴闭得死死的。
“前面也说过朱祁镇总共北伐了四次嘛,他没亲征那两次是赢的,而且赢得还很不错,可能这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觉得我上我也行。加上王振一直在旁边蹿腾,朱祁镇大手一挥他就御驾亲征了,别人同意不同意,他压根不管,因为他就是要亲征。”
“他第一次亲征倒是没出什么洋相,虽然一路被蒙古人伏击,但是他至少顺利的回到了北京。不算军队的折损,他全须全尾的出去,又全须全尾的回来了,这就是最大的胜利。”
【秦始皇】嬴政:好特别的胜利。
【唐太宗】李世民:没别的意思,但朕真的有点想笑。
【汉武帝】刘彻:重新定义御驾亲征的胜利方式。
【宋太祖】赵匡胤:听这意思是第二次甚至都没能全须全尾的回去咯?
“这个第二次北伐吧。他确实是有点耻辱,明朝的各位做好心理准备吧我只能说,留给你们做心理建设的时间不多了。”
朱元璋:?
朱棣:?
朱瞻基:?
磨磨唧唧的。
你就说呗。
还做心理建设。
又不是赵匡胤家一样的败家玩意。
有什么可做心理建设的。
“好,给了你们三秒钟的缓冲机会,接下来我要开始说了。”
言羽阳短暂的停顿了一下,就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第二次北伐,朱祁镇确实是一去不回了。”
朱元璋:?
朱棣:?
朱瞻基:?
等会。
等会等会。
合着你要说的是这事?
朱元璋艰难的从自己记忆里扒拉。
这事之前朱祁钰跟他们说过啊!
不止是朱元璋。
其他几人也都纷纷想起来了。
当时已经愤怒过一轮但觉得这事实在是太耻辱于是纷纷选择性遗忘的大明皇帝们。
骤然被冲击。
于是记忆又浮出水面了。
朱祁钰看着突然安静下来的私信窗口还有点不习惯。
诶?
不问了吗?
朱元璋点来朱瞻基的私信窗口。
【明太祖】朱元璋:现在立刻马上给朕把那个废物点心宰了。
朱瞻基这次也回复得特别迅速。
【明宣宗】朱瞻基:好的祖父。
朱
瞻基磨刀霍霍向朱祁镇。
还白白嫩嫩的糯米团子呢。
朱瞻基现在只后悔自己怎么生了这么个玩意儿。
言羽阳不知道明朝众人早就已经知道了这番炸裂的事实,他停下来喝了口水缓了缓继续说道:“朱祁镇觉得自己这次北伐是有备而来......”
然后就被朱元璋紧急叫停了。
已经丢过的脸老朱不想再丢一次。
【明太祖】朱元璋:帝师,别说这个了,说点别的呗。
得到了老朱家整齐划一的支持。
【明成祖】朱棣:是啊帝师,老说他也没意思,换个人聊聊。
【明宣宗】朱瞻基:可以聊聊朕。
能看出来,在为了不丢脸这方面。
老朱家是非常团结一心且下得去本的。
言羽阳还没说什么。
其他的皇帝们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