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 / 2)
妻硬关在房内读书,不到十五就闷出了心病,郁郁不得的没了命。
崔闾这次重罚次子,也有敲打他夫妻二人的意思,醒后的那一个月时间,每日让崔济到他跟前捧汤熬药,打着替父敬孝的名头,替这个孩子放松舒缓一些读书压力,于是便有了他现在,敢冲他面前直接了当问原由的胆子,放从前这孩子怕早躲开了。
崔济摇着身子笑的开心,崔闾却注意到他身后的一个小人,笑着招了招手,“是元溪啊?今日你母亲倒是放你出门玩了?”
崔元溪上前一步,躬身规规矩矩的给崔闾问好,“大伯伯,我母亲交待我见着您一定要说感谢的话,您给我们家分了田,还赊了耕种工具,我祖母今年可轻省了好多,身体也会养的很好很好的,谢谢大伯。”
他今年也十三了,若按正常程序,已经可以下场考一考童生试了,可惜他家的转折,就在他父亲徇私失职后。
他就是崔弦的遗腹子,别看他年纪小,辈分却是和他长子元逸一个辈的,崔济得管他叫叔叔。
崔闾点头,细细打量他,崔弦是他这一辈里最好读书的,但可能书读太多了,人就显得不那么伶俐,又是从小被其母亲教导着,要听族里长辈的话,弄的崔弦一副老好人心态,谁找他帮忙都不辞,月奉有七八都会被人借走,搞得自己家中常常短衣少食,崔闾点过他几次,奈何心性难改,后来倒也懒得管他了,直至他因私被革,他才又着手调查他的过往。
这一调查,就查出了叫他非常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相信的事实,人心叵测,在功利面前,什么感情都是假的,什么真诚都可以扑灭,所有的巧言令色为的不过就是黄白物,人性在权利面前不值一提。
他后来的性格成型,就拜这一次调查事件。
崔弦不单单是被崔延彬拖累的,其中亦有一意想不到的人出手,若非他挖的足够深,恐怕也难以相信那样的事实。
崔闾对自家孙子道,“好好招待你元溪叔,等宴开了别忘了给祖父送一份吃食,呵呵,去吧!”
崔氏放在衙门里的族人,都是经过挑选的可靠老实性子,崔弦就是这么通过考核,被放进衙里做事的,也不支持他当多有权的职位,只当个笔吏,做个眼睛,晓个朝廷邸报什么的,按理是最不被注意的一种人。
可有人却是注意到了,崔闾沉着脚步进门,却在进门的那一刻转头往县衙方向望了望。
他随口在张廉榷的耳边提起一句,说要让崔弦往上挪一挪,从笔吏往主薄位上升一升。
他说的随意,张廉榷却听的很不随意,他那时已经在隔壁主薄位上坐了许久,知道在自己的那个县衙里再不可能往上升,于是,他开始想别的招,听着崔闾不经意的一句话,便将目光盯在了滙渠县上。
崔闾只当他眼光高,不可能会瞧上他们这个贫县位置,便从来也不曾将他与滙渠县联系在一起。
直到他调查出崔延彬威逼崔弦,帮他徇私做事的主意是从哪来的,才知道张廉榷的手早顺着他摸到了他族里的一些人身上。
张廉榷的目的很简单,用包庇前朝余孽的罪,拖整个滙渠县衙下水,在那个严抓五大姓罪党期间,谁沾了这个罪名,不死也要脱层皮。
他让崔闾出了一笔钱,将崔弦的斩监侯改为革职永不录用,然后,他拿着这笔钱去了州府,隔年他就取代了原滙渠县的县令,成功从隔壁县的县主薄跳槽了过来。
崔闾从此对他起了堤防之心,而他也知道这事办的不地道,没有像往常与崔闾闹了嫌隙后的赔罪流程,当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的,仍与崔闾称兄道弟,仍与崔闾吃茶聊天,仍像从前一样的跟崔闾交往。
但感情终究是不一样了,连之前两人暗地里言语间,要亲上加亲的事,也不再提及,各自的儿女各自婚嫁,亲眷再无走动。
崔闾从此心硬如铁,不再对任何人抱有期待,而他后来的儿女亲家,专结的是为克制张廉榷在滙渠县的权利施为。
他长媳吴氏家资是平平,可她舅家有一子,结的是州府典吏家姑娘,那姑娘的兄弟,就在滙渠县任县丞。
他次媳孙氏家虽只是州府普通的富户,可谁叫她的姐姐有能耐成了州府同知的继妻呢?于是,他与滙渠县教谕也能拐着弯的攀个亲。
他阻拦不了旁人一心往上爬的心思,却可以凭一己之力让一块地上政绩平平。
给人做嫁衣裳一次就够了,他不会蠢到再白送一次。
他要在滙渠县大搞投资之前,先把张廉榷送走,这就是他今日给他送满一匣子钱的真正目地。
要为儿子找保人,他有的是旁人,干什么非要找他?不就是觑着他有了钱后,会四处活动的心理么?
张廉榷未有一日不想着高升离开这个赤贫县,所以,他是去送佛的。
送佛送到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