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1 / 3)
带气行针
老韩头赶到诊室时, 罗裳已经诊完了脉。在方远和家属协助下,病人躺到诊疗床上, 罗裳伸指在他脐周按了一会儿,便放下手,跟家属说:“让他起来,坐回去吧。”
如她所料,病人体内火热炽盛,烧灼阴液,大肠内相当干燥, 导致他肠内有不少难下的燥矢。这是很多精神疾病患者都有的特征,其实就是便秘。
病人的痰瘀也比较严重, 痰蒙心窍会导致神志失常, 范进中举并不仅仅是一个故事, 它其实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病人这种情况, 就是癲狂证中的狂证, 其症状以阳性为主。与之相反的就是癲证,癲证表现为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等等, 这些症状与狂证是相反的。
中医很早就有癫狂证的记载和治疗方案, 这个患者的情况其实不算是复杂的,只是看着吓人。但懂的人一看就知, 他这个病,是可治的。
家属按照罗裳的吩咐, 把他弟弟扶起来。可那病人又突然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用力拍打着面前的桌子。方远只能在旁边护着, 就怕这人一个激动, 站起来碰到罗裳。
不大的诊室里, 患者一个人就撑起了一台大戏, 仿佛开盲盒,谁也估计不出来他下一秒会说什么会做什么。
那吵闹的声音如魔音入耳,老韩头下意识缩着膀子捂了下耳朵,但再怎么样,他也没有离开诊室的打算。
其他人跟老韩头差不多,谁也没有要走的意思。
病人的哥哥闭了下眼,硬把自己弟弟拽到罗裳面前的椅子上,压着他肩膀,才能让他勉强坐住。
据崔凤山观察,这个病人发病时间应该不算长,原本身体素质也不错,所以他的情况主要还是实证。对普通医生来说,大概没有信心接收这种病人。但以罗裳的水平,治疗这个人应该是没有难度的。
果然,罗裳做完检查后,直接了当地告诉家属:“先治疗一段时间看看,半个月左右可看出治疗方案是否有效。”
“大夫,求你一定帮帮忙,再这样下去,小强这一辈子就毁了。”看着病人发狂,他母亲心里难受,在旁边苦苦地哀求着罗裳。
“放心吧,我会尽力。”罗裳说完,转头把药方递给江少华:“小江,你去把这副滚痰丸抓出来,记得附上一份熬药说明。”
至于方远,还得留下来,防备着这个病人。这一点,罗裳和方远之间已经达成了默契,但凡遇到有危险性的病人或家属,方远都会在罗裳旁边挡着点。
家属感激地看了眼罗裳,以为光抓药就可以了。
罗裳却说:“看着他点,我要给他扎几针,这样能尽快减轻他发狂的情况,家属照顾他也会省些力气。”
还能这样?听到她这么说,两个家属不禁有些惊喜。
“谢谢大夫,我一定按住他。”
老韩头却有些担心,看着罗裳准备好针具,他就道:“罗大夫,就方远和家属行吗?要不要大伙都帮着点。”
“是啊,咱们乡下要杀猪的时候,得四五个大男人才能按住。这小伙闹起来,也不好按,我看大家伙能上的都上吧。”另一个人也说。
罗裳想说真的不必那么夸张,因为她扎下一针后,很快就能减轻这人体内的燥热。只要燥热减轻,病人发狂的情况就会得到迅速改善。
但这些人都挺热心的,而且他们似乎都挺愿意参与这样的事。罗裳甚至有点说不清,这些人是真的想帮忙,还是想过来凑热闹。
不管怎么样,盛情难却,她只好点头答应了。
老韩头一直以为自己身体倍棒,上公园甩单杠连一般小伙子都比不过他,他也就是头发白点。哪曾想,他要过去的时候,有个中年人竟然跟他说:“韩大叔,您还是在旁边看着吧,万一闪着腰就不好了。”
老韩头:……
崔凤山跟其他人一样,他的心思不在看热闹上边,他在观察着罗裳的针法。
罗裳这次选取的穴位并不多,只有神门、曲池、大椎、劳宫和足三里这几组穴位。并没有因为病人的情况严重就选取了一大堆穴位。
她下针时,眼神内敛,周边的声音仿佛对她并没有什么影响。她下针的手法也不是很快,更没有半分花哨,不识货的人只当她手法简单。
可崔凤山眼皮却跳动了几下,随后他略微震惊地瞧了瞧罗裳,心里很是不解。
诊室里这么多人,只有他一个人看出来了,罗裳是在用带气行针的手法来给病人做针刺。
这样做的效果自然远超过普通的针灸,可它对针灸师的要求却相当高。没有长期练功打下的气感,针灸师根本就没办法以意导气来对病人进行针刺。
这种针刺法,对针灸师身体的消耗不小,罗裳在扎完这几针之后,气息就有点不稳。其他人可能没有注意到,崔凤山却看得很明白。
“留针二十分钟,大家再辛苦一会儿,看住他。”罗裳抹了抹脸上冒出来的薄汗,回到座位上坐下,慢慢调整着呼吸。
崔凤山就在斜对面坐着,等她把呼吸调匀后,才道:“你要是老这么扎针,对身体消耗就大了。”
“哦,你看出来了?果然是崔家传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