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杨大楫的疑惑(1 / 2)

加入书签

从汉中府城延伸出西去官道漫长无边,厚厚的黄土渗杂石灰、黏土夯筑得坚硬如石,还渗杂石灰,宽达四丈,足以容下八匹马或是四辆车齐头并行,乃是交通要道。

以前没有那么好的道路,鞑靼人统治时期,路又烂又难行,到了雨雪天全是烂泥,行人根本走不了。

鞑靼人对此置之不理,他们四条腿走路,把烂泥溅给行人。

如今路好走了,那是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相公采纳了副使孟之祥的提议,成立“四川路桥公司”,股价结构为官府、百胜公司和各大商户合股成立,在四川各处大肆修路、建桥,极大地改善了交通。

汉中府是前线重地,道路修筑得更好。

有好处就有坏处,官府设卡收过路税,不交税不给过,民众无法,也只能接收。

四川官员中,孟之祥以贪财出名,这么做法,百分百是他的手尾。

民众虽说不满,可道路上来往的商队、人员、牲畜实在不少,毕竟商品流通才有利润,收点过路税也只能忍了。

近着汉中府城,有不少的商队和民间人员被挤在了官道旁边,因为官道已经封路。

他们有点焦急,看到天空乌云密布,远处隐约雷声滚滚,大家都想早点进府城,但不得上路。

但见得一队队的士兵举着旗号、官牌赞导喝道,后面则是大队骑兵,那些骑兵全副武装,穿着皮甲戴铁盔,马身上携一长一短双弓,两种箭,皆有副马,俱是精骑。

骑兵强不强,看你弓箭多不多。

长弓是重弓,破甲射得远但射速慢,轻弓则射速快,根据敌情选用不同的弓。

骑兵的数量有一个指挥(四百人),分前后两部,护送着中间的一支二百多人的队伍,俱是骑马和搭马车,当中马车有三四辆,可以见到车上有一些包扎过的伤员,他们正吃着东西,喝着奶茶,并不怎么担心的样子。

在他们之后,还有一个军(二千五百人)的部队,浩浩荡荡,迤逦十里。

一个商人来往得多,看旗号说道:“是杨都统制的队伍!”

“听说仙人关遭遇鞑军攻击,这些应该是伤员吧!”他继续道。

“是重伤员,轻伤的留在关卡处养伤,军队的军医不错的!”旁边有人纠正他道。

那商人没反驳,大家都知道部队军医不错的,连带着民间医院也可以。

他们所谈论的杨都统制正是汉中府都统制、知汉中府的杨大渊,他气势轩昂的骑在一匹高大体壮的灰色大宛马上,大队人马护送,出行那是闲人远避,封道而行。

如今他军政一把抓,二年前夺回兴元府(汉中府)之战,杨大渊获益巨大,进步很快,坐整个汉中府的第一把交椅,在这里可谓是位高权重。

当然权利越大,责任越重,他负责把守的三关地区即仙人关、武休关和七方关,即蜀口也,凭三关拒敌,鞑靼人不可入。

他不敢怠慢,到任后一意修筑城防,训练士卒,自己也努力提高武力值,从不敢怠慢。

这次听闻鞑靼人叩关,攻打仙人关,他即带队前往增援,事情平息后,带着重伤员回汉中疗伤。

杨大渊的队伍过去后,避道一侧的民众才得以跟随在队伍后面,往汉中城进发。

如今的汉中城,城墙几乎扩大了一圈,还建立了副城。

城墙前的护城河又深又阔,城墙有两层,还有石制砖砌的城楼,构成了立体防线。

城头上有警惕据守着的军队,床弩和投石机架在城头上,在各处刷有石灰字:“枕戈待发!”“头可断,血可流,不失大宋一寸土!”“守土有责,失土耻辱!”等的字样,

前线有敌情,汉中城只开北门,其余诸门皆不开,北城门的两边都有军人们把守着。

看他们的样子,壮实有力、训练有素,军器精良,顶盔披甲,对过往人员虎视眈眈。

路过城门时,杨大渊问了一下把门官,说是无事,一切正常,他才进了城门,回到城中的知州衙门。

由亲兵助他脱下盔甲后,杨大渊坐在官厅里喝茶休息,不一会儿,其弟杨大楫进来了,两兄弟见面后,杨大楫迫不及待地问起仙人关的情况来。

“鞑军六千余人叩关,仙人关守军三千,城固人齐,军资充足,守关绰绰有余,我见到敌人不多,就把军马也都带回来了!”杨大渊介绍情况道。

“那么他们退兵了吗?”杨大楫问道。

“没有,还在关外!”杨大渊摇头道。

“鞑军不事生产,无甚收获的事情他们不会白做的,面对雄关不能攻破,却在关外逗留,他们想干什么?”杨大楫疑惑道。

杨大渊双手一摊,耸耸肩,表示他也不明白。

不明白的事情就不要理,杨大楫说起杨大渊离开后,后方又有军资送来,乃是五千坛的臊子和五千坛榨菜,再有另外一大批补给物资,官仓都不够用了,只能暂放在空地上,这不是个办法。

“赶快让工兵搭建简易房,用毛竹搭起来,不能让太阳晒热了变质。”杨大渊吩咐道。

他作出决定后,杨大楫负责执行,杨大楫高兴道:“我们以前从来没打过这么宽裕的战斗,天天吃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