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节 通判自讨苦吃(1 / 2)
殿中侍御史洪咨夔出手弹劾孟之祥,孟之祥立马被停职,算得上是年末的一个重头戏,临安府的官场密切地注视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无论洪咨夔还是孟之祥都是简在帝心的人物,孟之祥的结局如何,值得让小伙伴们拿起板凳嗑瓜子细细地观看大戏。
洪咨夔的来头不小,而孟之祥的后台也很扎实,这次他们没有一个人出手为孟之祥说话,就是反将朝廷一军。
朝廷若将孟之祥给治罪,则将来谁还来为朝廷分忧?
看似洪咨夔做得过分,可问题是大宋崇文抑武,文官弹劾武将是政治正确,即使弹劾错了,武将也应甘之如饴。
所以孟之祥确实甘之如饴,他呆在家里足不出户,吃得下,睡得好,练他的武,听人念书,一点都不忧愁。
“看来夫君真是修行到家了,被人弹劾来弹劾去也不当一回事了,恭喜夫君!”身边的大长腿妹纸刘珊妤说道。
“修行到家个P,若有机会,我必让那些台谏官员到矿山去挖煤!”孟之祥怒道。
“听你说过,他们也是挺惨的,每月都要有弹劾人员的指标去完成……”刘珊妤道。
“打住!”孟之祥为耐烦地道:“有指标要完成,也不能昧着良心说话呀,这狗朝廷!”
宦途险恶,孟之祥对此深有体会,他今年才满二十岁,已经挨殿中侍御史洪咨夔、左谏议大夫雷益良这样的高官弹劾,何其有幸也。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忍辱负重地把这条路走下去。
让他高兴的是,他的朋友们没有一个背弃他的,之前与他关系一般的官员们也顶多是疏离他,但无恶言相对。
他们在官场上见识多了,有的官员哪怕被打入天牢,下一瞬间就起复成为尚书,因此,没必要得罪他。
而且孟之祥只是停职,没到打入天牢的地步,其孟氏家族在外为官的不少,均没遭受贬谪,孟氏的总后台史嵩之虽然去职,但年前给官家上请安折子时,官家对其回赠丰厚。
所以,史嵩之和孟氏没倒,孟之祥的困难应该是暂时的。
不过,总有人不长眼的,一些官员是乡下土豹子,见识浅薄,吃饱了撑着,居然敢来惹孟之祥。
……
且说襄阳是大宋京湖战区的京湖制置司驻地,现任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赵范在此办公,他与京城临安府的联系很顺畅,往临安府是坐船急下,临安府到襄阳则是四百里加急马递的方式,三日一报,因此对于临安府的动静,赵范很清楚。
这天,他正召集襄阳府通判谢广堂、襄州团练使牛振武等人会商事务,这些人都是他的心腹,最新一期的临安府消息送达,他略看一眼,不由乐呵呵道:“孟家小儿被参,停职在家!”
谢广堂接过来一看,跟着幸灾乐祸。
屁股决定脑袋,赵范一系与史嵩之不和,赵范接任史嵩之的位置,但做起事来,有种束手缚脚的感觉。
究其原因,史嵩之、孟氏在襄樊地区经营日久,站在他们这边的人不计其数,根深蒂固,且孟氏势力犹存。
其他人员就罢了,孟珙现为禁军马军司的主管之一,孟之祥现为禁军步军司的主管之一,两孟占据了禁军三大军系中的两系重要位置,虽说禁军的地位与前朝相比已经是大为下降,但不失为一个香馍馍----不说什么,单是薪水就够香的,地方军队的薪水不够高也不能完全保证按时发放,禁军薪水足额准时发放(什么朝代都是一个鸟样),且从禁军外放地方,往往加一级,升官快。
地方军官谁想去禁军吃上香喷喷的皇粮,镀镀金,就绕不过孟珙与孟之祥,甚至孟之祥也可以影响到殿前司,毕竟以他的能力,殿前司高官也会考虑他的意见。
这样一来,谁都不想得罪他们,在没有彻底撕破脸的时候,赵范也不能主动跳出前台,唯有迂回斗争,调来南方军系的军官,渗沙子渗入京湖战区的军队中,过程就慢。
如今见到孟之祥倒霉,让赵范开心,只是他老成持重,说说而已。
反倒是襄阳府通判谢广堂离开了京湖制置司后,就动起了歪脑筋,他打起孟之祥放在襄阳的“丰顺”面食店、“干饭人”饭店和酱场这些产业的主意来。
这些店场都是分店,孟之祥离开襄阳后照样在经营着,利润丰厚到让赵范、谢广堂眼红的地步,只是碍于孟之祥的官职而不敢动手。
既然孟之祥被停职了……谢广堂利欲熏心、利令智昏,决心有一把就捞一把!
抢过那些店铺,得到那些店场臊子、煲仔饭和做酱的秘笈,将来自己也开分店,发大财,甚至可以传之子孙,数代人衣食无忧也!
想做就做,他立即发出火签,着襄阳府的差役去查封孟氏的“丰顺”面食店、“干饭人”饭店和酱场,罪名就是他们有使用私盐的嫌疑!
正美滋滋地做着发财的美梦时,差役们灰溜溜地回来,为首的都头,脸都给打红肿了,与部下们惨败归来!
在襄阳的孟氏企业雇佣有大量的退役老兵,且进行军训,手上功夫没有丢下,差役们与他们相比,仿佛小孩子去招惹成年人一般。
其实差役们的装备不差,关键是差役们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