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动力电池的瓶颈(2 / 2)
题。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专业名词: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池的能量密度就是电池平均单位体积或质量所释放出的电能。
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在100-150Wh/kg之间。
(PS:Wh/kg为瓦时/千克,形象比喻一下,一种能量密度100Wh/kg的电池,10公斤重才能容纳1度电,水平有多低可想而知。)
还有另外一个涉及动力电池功能的名词“功率密度(W/kg)”,指的是单位重量的电池在放电时可以以何种速率进行能量输出。
通俗来讲就是动力电池能够提供的功率有多大。
锂离子电池目前的功率密度可以达到数千瓦/公斤,而1.5L小排量的家用轿车发动机功率就有100千瓦。
以目前的动力电池技术水平要想满足无人机对动力电池的重量和功率要求差太远了。
难怪这个无人机项目只留在纸面上,连初期验证都没有进行就终止了。
钟成又找刘玉柱交流了一下,刘玉柱就是动力电池专业的研究生,他就从专业角度解释了一下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方向。
只有新材料体系的采用、电池结构的精调、制造能力的提升这三个方向,别无他法。
而且只有采用新型材料才可能大幅突破现在锂离子电池的瓶颈。
钟成陷入了迷惘。
他是一个搞机械自动化的人,现在让他去研发新型电池材料,比让他去开发机床的数控系统还难。
隔行如隔山啊!
刘玉柱明显比赵唯差远了,少了十几年的研发经验,就算他能找到一些先进的动力电池技术,刘玉柱在几年时间内也不可能有所突破。
而且以他的了解,在蓝星目前也没有先进的动力电池技术可借鉴。
在女娲工业母机项目上找赵唯帮忙的模式无法复制。
只有靠他自己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