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二章 飞雷(1 / 1)
王守堂显然知道杨振询问的要点在哪里,所以回答起来格外仔细。
“嗯,口径和全重么,也还算好。射程呢?照比原来那款冲天炮,新款的射程呢,怎么样?”
“这个——,都督,这款口径大了一寸半,弹丸也大了一寸多,为了减重,炮身体长并未增加多少。所以射程么,照比原来的冲天炮,略有不如。”
“不如?不如也总该有个数啊,最远能打多远,你照直说!”
杨振叫他们铸造更大口径的臼炮,原本看重的就不是射程,而是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近距离抛射弹药所产生的威力。
“这个,最远也超不过三百步,使用不同重量的开花弹,其射程,多介于一百茂的点头附和,杨振多少放了心。
“这样吧,就给它命名为飞雷炮,虽然它的射程比不上其他火炮,甚至比不上冲天炮,但是不管怎么说,能将一个二十斤重的开花弹抛射出二百步,也可以了。叫它飞雷炮,倒也名副其实!”
对于杨振的这个命名,在场其他人自然无可无不可,而与此有关的两人,即王守堂、潘文茂听了这个名字,也觉得贴切无比,谁也没有异议。
于是,从崇祯十四年的二月初五开始,金海镇的火器装备序列里面就多了一个新的火炮类型,这就是飞雷炮。
这款飞雷炮,虽然是杨振参考后世的大口径炸药发射筒的样子叫人铸造的,但是它跟后世的飞雷炮及其简易版即所谓“没良心炮”,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
炮管的厚度,药量的大小,射程的远近,以及整体的轻重,都是完全不同的。
唯一相同的,也就是发射原理了。
杨振叫人搞出这种火炮来,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他倒是希望能够尽快搞出可以使用重型红夷大炮发射的开花弹来,但是截止目前他还没有什么进展。
一来他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一门心思投入到了重型红夷大炮使用的铁质空心爆炸弹的研究上去。
二来他麾下重炮营里的重型红夷大炮每一门都珍贵无比,也不能轻易拿出来叫人去做实验,万一炸坏了呢。
当然了,现如今旅顺北城的铸炮厂全面开工,六个月内仿制出来了茂两人的各方面报告之后,一方面对他们已经取得的成就大加赞赏,另一方面又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中一个就是叫潘文茂组织弹药厂的人力,尽快试制一种尖头圆柱体的铁质空心爆炸弹,以期将来能够用在重型红夷大炮上下,彻底解决使用开花弹的火炮射程问题。
当然了,同样在这次军议之上,杨振当面向王守堂布置了迁移几家冶炼厂,到云从岛上就近开采煤铁矿,就近冶铁炼钢的任务。
旅顺口这里虽然海上航路四通韬武略以及仕途机遇,却是五兄弟当中最好的。
于是林庆业为将以后,自有诸多宗族兄弟跟随帮衬。
其中老大林承业、老四林俊业先后死于战事,老大林承业战死于“丁卯胡乱”的对虏作战当中,老四林俊业则战死于“丙子胡乱”的对虏作战当中。
老大林承业战死的时候尚未留下子嗣,而老四林俊业生前已有一个儿子。
林庆业在弟弟林俊业战死之后,收养了他的儿子,这个儿子就是现在他的养子林重蕃。
去年林庆业在沈器远的支持下出任水军统御使之后,带了许多宗族子弟前往上任,只留下了老五林兴业照顾支撑门楣。
是以,林氏兄弟中的老三林嗣业,以及林庆业的侄子兼养子林重蕃,一直都以水军别将和权管别将的身份跟在身边。
此时,林庆业分身乏术,正好将他们推到前台,派上了用场。
而林庆业本人则带着其他人,继续留在东高丽城子大营,进一步整训忠义归明军的那些新编营头。
就这样,崇祯十四年的二月十四日午后,从石城岛南下的庞大船队在大连湾会合了严省三的船队之后,组成了一个以俞亮泰为首多达五八多条大小船只的庞大船团,浩浩荡荡地驶入了老铁山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