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爵(1 / 2)
乾隆回宫比较快,有子瑞送得护卫保驾,一路上平平安安的,什么意外也没发生。
先是处理了积压下的政务,召见了一堆文武百官。
半个月后,文武百官也早得知了此事,乾隆看着时候差不多成熟了,自家皇额娘又在五台山左催右催,终是忍不住了,在没等到子瑞时。
一道溢美之词的圣旨,就快速下达,晓御天下。
前朝后宫为此,也终于翻起了大地震。
正儿八经的骈文,翻译大白话就是,“皇六子永瑞,生母安贵妃,自小因命格与皇宫相克,隐姓埋名,离宫十七载,十二岁登科及第,魁首之姿,养母病逝守孝,十三岁从商,一间店铺发展起来,十五岁一跃成为苏杭一带首富。”
“两年时间,带动南方一带,收入上调翻了一倍有余,多次暗中布施,捐赠钱银,捐献纺车图、水利塔图、治理苏杭有功,平满汉之乱,有功社稷。”
“现下皇六子生死劫已过,告知了其身份,特封为宸郡王,晋其生母为安皇贵妃,允其回宫后,再祭太庙加冠,不日入主毓庆宫。”
这一通大有深意的圣旨,杀伤力极大,尤其是对于心有夺嫡占位的党派来说。
文武百官早得了风声,这么多天,其实就是乾隆故意留给他们调查子瑞底细的时间。
大家早已经查阅过子瑞在苏杭一带的贡献,知道其有真材实料,明白这个皇子不沾党鹏,身份贵重,满族尊贵血统,也是诸多皇子中,目前是大家能选的最好一位了。
有些心思复杂的,则是找人仔细核验了子瑞的身世,发现其确实是安皇贵妃之子,出自伊尔根觉罗氏嫡三脉,又有慧明法师亲自书信证明,也就不再怀疑。
其实百官看到傅恒几个不反对,就知事不可回寰,没名正言顺的直接封太子,已经是给大家脸面了,只好捏着鼻子夸人了。
“百官若是无事,那今日便退朝吧!”
穿着麒麟补褂的官老爷三三俩俩的结伴下朝,等到出了大殿,这才松了口气。
一个以前是五阿哥派系的文官,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战战兢兢的说道,“唉!本官原就有心理准备,没成想临到头了,真听到这圣旨,还是有些意难平。”
身侧中立派系的另外一个文官好友,整理了下帽子,听到他这话却是翻了个白眼,“有什么不好?最起码这位皇子身份高贵,能力出众,大家不用站队,何乐而不为呢!”
“确实如此!”从后方走来一个武将,神情严肃的瞥了眼第一个文官一眼,“不是我说,老方,你支持的那位,他真不行!”
他看着其他同僚离得挺远的,凑到这两位文官跟前,小声说道,“我听人说,这位皇子,咱主子爷是真惦记了,但这位没人教导,尚且有今天的成就,全凭自己一人,还能将苏杭两地错综复杂的摊子治好,可见其天资何其了得!”
三人同时想起苏杭那边鱼龙混杂的势力,甚至还有反清复明的鹏羽,权贵夹杂,满汉对立等,一连串的管理问题,在这位皇子手下却如同虚构!不复存在!这等手腕,比五阿哥可强太多了!
第二个文官颔首点头,“选个英明的那啥,大家日后为官,也总不至于无缘无故丢命。”又补充的说道,“本官查到这位皇子,他脾气格外温和,真正的端方君子,哪怕有言语冒犯他的,也没小家子去报复,公私分明,与苏杭当地百姓相处的极好!”
“本官就是闲扯几句嘛,”第一个文官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连忙改口,“本官又没说什么,你们俩不要叨叨的!”
身侧两人对视一眼,又感慨好友心思变过来了。这位可是被万岁爷看好的储君,真要是心中藏怨,恐怕好友阖府皆落不得好。
最关键,大家不得不承认,永琪比这位皇子,简直是云泥之别!
乾隆这一出也让后宫人炸开了,以令妃......哦现在是令嫔为首,还想生一个阿哥的后妃们,不知永瑞具体底细的,立马发动势力查探。
后宫妃嫔再如何反对又怎样,乾隆拍了板,就是太后也要避其锋芒。
坤宁宫内,皇后坐在塌子上,摸了摸睡着的十二十三,眼底闪过一丝担忧和释怀,她从皇上还未回宫时就被告知了永瑞身份,仔细核查番,确实如此,也知了永瑞就是皇上瞒了多年,真正属意的大位继承人。
她的孩子是好的,可资质驽钝,确难成大器。
容嬷嬷小声叹了口气,“幸好不是五阿哥,这位阿哥与咱十二阿哥没牵扯,估计不会出问题。”
“嗯,皇上先前说过了,等人进了宫,让本宫多照顾着点毓庆宫,先让十二多与他接触一下。”
乌拉那拉皇后向来冰冷的脸庞,罕见勾起一丝笑容,皇上这态度,就是希望她们母子仨人以及乌拉那拉一族,能与这位宸郡王,日后站成一条线,板上定钉的立他为储了。
“那就好,这样的话,没有养母之名,却有养母之实,总有一份联系,主子也能更放心。”
主仆二人倒是看得开,只要不是亲近令嫔的皇阿哥,怎么都好说。
这些年皇上俨然是对皇后大不满,对十二视若无睹,十三又身体孱弱,根本不可能有继位的希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