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北抚南攻(2 / 3)
佛管理。
朕等到乌思藏地区的僧侣来到京城,就会安排活佛转世流程。
他们可以向信徒筹集钱款,修缮损毁的宫殿。
国家没有没收布达拉宫,这就是给活佛面子。”
乌思藏地区物产极为贵乏,但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这里的势力,可以居高临下,派出骑兵直接进攻青藏高原周边城镇。
骑兵向北切断河西走廊,导致中原和西域交通断绝。
唐朝的灭亡,就与吐蕃切断河西走廊,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还是在现在,青藏高原能起到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等到可以利用青藏高原资源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是一块宝地。
苏河根据后世的经验,他知道活佛对于乌思藏地区极为重要。
只要朝廷掌握活佛转世,乌思藏地区就会非常安稳。
总参谋长李凤鸣,看到王仲策谈完乌思藏地区。
他立刻站出来说道:“陛下,我们彻底控制乌思藏地区,大华王朝的版图,已经超过大明的鼎盛时期。
我们现在掌控的地域,北至外兴安岭,南至海南岛,西至乌思藏,东至济州岛。
北方的敌人,只剩下苟延残喘的岳托。
南方各地的土司,也已经完成改土归流工作。
现在大华王朝内部,前所未有的安稳。
各地已经剿灭山匪流寇,也没有土司作乱。”
苏河赞许道:“大华皇家军队用付出了血泪,牺牲数万人,才能让国家真正的和平。
我们每一个大华人,都不会忘记军队的付出。”
内阁大臣李志升听到苏河的夸奖。
他站出来说道:“陛下,将士们的付出值得尊敬。
华夏大地经过数十年的战乱,已经千疮百孔,正在渐渐恢复元气。
大华王朝放眼望去已经没有敌人,微臣认为应该适当调整军费。
各地的战争已经结束,今年的军费不止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三百万两银币。
微臣认为,这与大华朝廷的现状不相符。
微臣看到这些钱款,主要都是更换新武器装备的费用。
军队利用之前老旧的武器,已经能击败所有敌人,夺得天下。
现在已经消灭所有敌人,微臣认为没有必要,再给军方更换新的武器。
哪怕是确实有必要更换,也不能急剧增加军费,应该缓慢替换。”
苏河看着李志升的表现,他不是反战派,也不是激进派。
李志升是大多数官员的缩影。
他们接受了苏河一些新知晓,但心中还受儒家思想支配。
还有文官集团天生的本能。
一旦王朝完成了统一之战,文官势力就开始膨胀,并抱团打压军方。
历朝历代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大宋和大明情况最为严重。
苏河知道他必须站出来,让所有官员都认识到,大华皇帝的态度。
他要是莫棱两可,这些喜欢胡乱猜测的官员。
一定会开始打压军方,给军方工作造成更大的难题。
苏河用眼神扫视着文武百官,语气郑重的说道:“朕认为战争远没有结束。
我们能凭借坚船利炮,攻破倭国。
一旦我们松懈,没有强大的军力保证自身。
凭借我们大华王朝的富裕程度,肯定会引来豺狼虎豹。
荷兰人已经能占领台湾,西班牙人都能来京城做生意。
他们已经能派遣足够的军队,来到我们的海疆。
现在老实的做生意,只是我们实力强大。
一旦我们露出颓势,必然会被群起而攻之。
还有北方草原,突然之间崛起一个类似蒙古的势力,我们要怎么办?
这说明西方人已经打到北疆地区。
你们都看过世界地图。
他们能从遥远的本土,打到乌梁海地区。
俄国人的战斗力和对领土的野心,都非常强大。
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些俄国人,早晚有一天会打到中原地区。”
苏河这些话说出来,大朝会的文武官员都沉默不语。
很多文官觉得陛下,只是在危言耸听,有些杞人忧天。
很多武将觉得陛下说的有道理,就应该提高军费,发展军队,护卫国家的安全。
李志升再次拱手说道:“陛下不应该穷兵黩武,至少应该把重心放在国内。
不能让军队的扩张,影响到国内的发展。
微臣去各地视察,发现很多百姓依然在吃红薯和窝窝头。
他们哪怕种植小麦水稻,家里也不舍得吃,就是因为玉米面比白面一斤便宜几铜币。
国内还有很多百姓,窝窝头都吃不饱,温饱都没有解决。
我们至少要保证,百姓付出辛勤的劳动之后,能吃得起饭。
老臣作为内阁大臣,这些话有些刺耳,但一定要讲出来。”
苏河看着李志升,这个人能被文官集团推出来。
看来是有些人,摸准了他的脾性。
知道李志升这么说,他不会对李志升进行处罚。
苏河语气严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