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咫尺,还是天涯?(一)(2 / 3)

加入书签

?”

天铭听了不由一愣,“是啊,她终究有一天会嫁入别家。但究竟是怎样样的别家呀?”

他没法回答,便不作回答,温柔一笑。抚顺她的头发。两人都不再言语,定定地注视着夜空,

大椋都城,顺天府皇宫之中。

宁慧殿中,宽大的屏风后面。

“玉纾。”周贵妃一身素白,端坐镜前,轻唤一声。身后贴身侍女玉纾上前松开发绳,乌黑的长发如流泉般散落开来。周贵妃拿起一把精致木梳,侍女接过,仔细的梳理起来。又拿起红纸,唇绛一抿,嫣如鹤顶。

“咯咯”贴身侍女玉纾轻声一笑,夸赞道,“咱娘娘真是风华绝代,这眉不描黛,面无脂粉,笑颜一展,便是人间绝色,看得人心里乱乱的。”

周贵妃眼眸微转,在梳妆台上挑选今儿要戴的首饰。目光稍稍停留在金色步摇、红玉镯与绯红玛瑙珠串上。伸手先拿起那个金步摇在头上比划着。“死丫头,嘴越来越贫了,好好梳理头发。”

“娘娘莫怪,奴婢说的句句是实话。”玉纾立即收敛了笑容,解释道。眼睛却在四下里观望着。手上的动作没有耽误,柔顺的长发在她雪白的指间滑动,被一绺绺盘成发髫,再用玉簪簪起。最后插上那只金步摇,珠饰颤颤垂下,在鬓间摇曳。

“玉纾,你看下我肩后是不是起疹子了,最近老是发痒?”周贵妃看见玉纾的小动作,心底会意。找个事由让玉纾靠近自己。

玉纾弯下腰凑近周贵妃,看似为周贵妃看肩膀,实则低语道:娘娘,听说郑公公快回来了!”

“哦?”周贵妃神情一滞,玉纾口中的郑公公便是司礼监总管、备受当今天子宠信的郑谨,半年前奉了天子之命,领了去番国高丽征贡人参的差事。

其实,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听说此行真正的目的是给皇上采选淑女。

“娘娘,没有发疹子,应该是床闱不干净,长子虱子,咬了娘娘贵体。奴婢马上吩咐人来清理一番。”玉纾看后把主子的衣肩拉好。

“好,查下最近是谁值班,让他们自己到内侍省领罚。”周贵妃虽深得皇上喜爱,看似享尽富贵但身在宫中规矩却也繁多。不得不小心谨慎,尤其在后宫讨论朝堂之事,若是被有心人听了上报上去,也是性命不保。所以做戏要做全套。“把我今儿要穿的衣服让他人拿来”

“是,娘娘。”玉纾放下木梳,退出屏风内。对着众侍女宦人说道:“娘娘床闱不干净,生了虫子,如今只是伤了娘娘贵体,万一哪天伤了龙体,咱们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玉纾停顿了一下,环视了一下众人。接着道:“最近五天内的负责清理娘娘房间的人,自行去内侍省领罚,不在的人由在这的人去知会一声。”

“是,娘娘。”几个侍女宦人拱手行礼,退至殿外。

“你去告诉内侍省,让他们派几个人过来,清理一番。”玉纾指着一个比较娇小的宫女吩咐。“你们剩下的几个去尚衣监,把娘娘今儿要穿的绛红罗裙、翠色丝带,绣鞋这些东西拿来。”

“是。”最后几人行礼,也领命而去。看着殿内已经没人了。玉纾又回到周贵妃身边。

如今要回来了?王贵妃转过身,把手里的蒲扇递给玉纾,追问道:“那这差事办得如何了?

玉纾接过扇子,轻轻摇动,压低声音道:“听说万中挑一,最后选定五名淑女,均为高丽名门淑媛,又连同十五名侍女、厨娘,已经登船返程了!”

“哦!”周贵妃脸上似乎云淡风轻。把那串绯红的玛瑙珠链,戴在皓腕之上,轻抬玉臂,灼灼的烛光下,串珠鲜红欲滴,慑目的鲜艳。

玉纾明白,从娘娘微不可闻的气息声中就可知道,这事她介意了。

周贵妃出自江州名门,德容言功,在未入宫时便素有贤名。而在周贵妃入宫时,正值刘皇后病重。

当今皇上杨栎的皇后刘氏,为开国重臣镇安王刘达之女,不仅贤慧德淑,且有将门虎女之风,曾在炆京保卫战中,亲自陷阵沙场,更为杨栎诞下三位皇子、两位公主,只可惜早早病故。

入宫后,她事事小心,恭谨温良,不仅得到了六宫上下的贤名称颂,也讨得了皇上的欢心。

皇上易急怒,若有不顺心,便会迁怒他人。宫闱之中,宫女内侍,稍有不慎,便被杖打鞭笞,对王公诸侯,朝堂大臣,也常常翻脸无情。整个宫中除了郑公公便只有周贵妃能在皇上面前巧言调护。因此不仅仅是宫女宦人,就连太子、诸王、公主们也皆倚赖她。

后来,皇后辞世,皇上令周贵妃代管后宫,离后位仅一步之遥。

可是过了一年又一年,陛下却迟迟不作册封。

原本,周贵妃升格为周皇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如今突然又有新人入宫……,在本就不平静的宫中,不免又要风波迭起。

换作任何人,自己的位置被动摇了。即便再贤良,又怎么可能会不在意呢?

玉纾给周贵妃扇着扇,想着和主子进宫后发生的种种往事。到如今她和自家娘娘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想到这里,玉纾不由脱口而出:“娘娘,如今之计,要早做打算,最好能让陛下早做决断,立了娘娘中宫之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