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齐周二战(2 / 3)

加入书签

体格;周人尚武艺,齐人重科举;周人善国战,齐人喜私斗;周人多军马,齐人无牧场;周人强者在国家,齐人武者在江湖;周人身经百战,齐人久疏战阵;周人兵将常相随,齐兵临阵组将兵;周人愿吸纳中原之长,齐人鄙夷胡人之风;周人自统一后兵力强盛,齐人自统一后武将凋零。

前朝大梁时期,草原各部尚未开化,无文字,少工匠,部落繁多,各自征战,虽各部对中原时有侵略,但大多不足为患。但大梁末期,外戚、内宦作乱,草莽军阀割据,先后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数十个国家。为逐鹿中原,各国争相用重金、土地、人口引援草原上擅骑射之部落,中原汉人越战越弱,而草原胡人则相继崛起,纷纷反客为主,引入中原帝制,在中原建立政权。各胡人政权继续混战,前后二百余年,史称后梁离乱。直至姜氏驱胡人,统一中华,建立齐国。

姜氏为中原望族,建族已历千年,在大梁时期被封于齐地,故定国号为齐。而在中原乱战时,西北草原党项族赫连氏默默崛起,历经大大小小百余场战事,从西至东,征服千余草原部落,建立周国。因赫连氏崇尚千年前中原王朝周朝的强盛,自视为周朝遗民,全力仿效中原体制,定国号为周。

周国重用中原流民;全面推广汉字;建立科举制度。本来北方胡人胜在体魄强健、弓马娴熟,但自后梁离乱时,大量武林人士进入周国,周国天龙教竭力礼遇中原高手,教授大量党项青年武学;再加上中原匠人的涌入,周国冶炼、锻造兵器的能力亦与中原王朝无两。加上境内多铁矿,短短几十年,小小的党项兵甲之盛在草原部落里如鹤立鸡群,一统草原后,气势更是稳稳压过齐国。

齐国姜氏本就是个尚武的大族,位于洛阳的云门派武功卓绝,自古就是姜氏的私家门派,仅教授姜氏子弟,姜氏能在大梁离乱时胜出与此也关系重大。当时齐国境内门派林立,绝学大多不外传,还有不成文的规矩,拜师之后如转投他门,就会被视为欺师灭祖,遭到追杀,以致中原武学竟有凋敝之象,由于乱世日久,这些门派轻视官府武力,只知江湖规矩,而不理朝廷法度,很多门派的金钱来源都不正当,明里是教授武学,暗里是勾结地方官府设青楼、开赌坊、欺行霸市、走私盐铁;更有甚者还会干起打家劫舍、通敌暗杀的勾当;民间有大量江湖人士枉法而朝廷无力缉捕。

当时深得朕宠的杨征建议姜琮效周朝设立武校,开武举,治理江湖,收武士为国所用。姜琮深以为是,故颁国策如下:在国子监下设立武备馆,下辖四所武校,命杨征为国子监右祭酒兼领武备馆;命杨征整治江湖,召集天下高手为武备馆教授,征集天下武学典籍为教材;大开皇家教派云门派门禁,广招天下俊材为国所用;推行禁武令,封禁江湖,在刑部下设武察司,除天下六大门派外所有门派、武馆均须受武察司节制、战时需听从官府调遣。

此令一出,江湖沸腾,当时杨征率先说服师兄,齐国国教全真教掌教元通真人决定大力支持武备馆;云门派亦是全力投入。杨征又携同云门派、华山派五位高手按江湖规矩,转战江湖,稍有名望、规模的江湖门派都受到了六人的挑战,战败的门派必须接受朝廷监督管辖、缴纳税赋、服兵役劳役,当然没有什么门派愿意接受这样的条件,输了大多散伙了事。而稍有胜绩或为武备馆贡献良多的门派则可以不受朝廷节制、免税免役,朝廷甚至还按这些门派的功劳岁拨公帑。

天禧十七年,军队少了一名游骑将军,江湖多了六名绝世高手,人称天家六仙。杨征领衔的这六人,每挑战一个门派,对方都可以选择战三场、五场或一场定胜负,一年之内,转战十六省、二百余门派,历七百余场打斗,天家六仙仅负四场,而杨征更是百战百胜,名震天下。

齐境内大大小小的门派几乎在一年内关了一大半,大大小小的武夫因此生计断绝,均转投他路,当时江湖便传出民谣:一流武夫进庙堂;二流武夫进虎堂;三流武夫进刑堂;四流武夫进镖堂;五流武夫入行伍;末流武夫进澡堂。说的就是一流高手被武备馆、大内吸收;二流高手被征召为军官;三流高手大多进了遍布天下的武察司衙门;四流高手则进了镖局或为豪门看家护院;五流的武者则只能从军吃饷;而不入流的武者则被调侃为空有一身气力,却只能当澡堂的搓澡工,当然很多人还是回家种田去了。

在那年治理江湖的过程中,很多确有劣迹的帮派、江洋大盗是真正遭到了灭顶之灾,有数万人被六仙及背后的官府剿灭、缉捕,一些人从此进山为寇;有一些真正的高手、散人不愿受朝廷节制,也会选择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这天家六仙到后来渐渐被叫成天家鹰犬、朝廷走狗、姜家六魔等等,而杨征被当成天下第一高手的同时,也被唤作了天下第一魔头。

天禧十八年,江湖治理初步完成,齐境内只余六大门派受皇帝敕封,分别是全真派、云门派、华山派、金陵派、峨眉派、天山派。这六派也是组成武备馆的基石,贡献了大量的武学典籍和教员。云门派在清理江湖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精英,成功越过金陵派,成为天下第一大派。

朝廷在每三年一届的文科科举后,次年举行武举,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