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连山本山(1 / 3)
“杨延辉,坐宫院......”
金楼之中,再次唱起了曲。
徐重光站在“共和”的招牌下,负手而立,仔细地端详着这块牌子。
“共和。”他伸手抚摸着这块照片,感到其上覆盖着一层颇厚的灰尘,叹了口气:“这块牌子,与其留在这里吃灰,还不如让我拿走吧。”
接着,他转过头来,看着在场的众多拳师,缓缓开口:
“今日南拳被我横扫,除依附于我名下,否则再无第二条路可走,当然你们亦可以选择不开武馆,不做生意。”
“我在津门传武,如今又来到佛山,为得并非只是一统南北武术界,更重要的还是......”
徐重光目光若有实质,一一扫过在场拳师的脸,而后嘴唇微张,声音精确的传入在场众人耳中:
“自鞑虏窃据山河两百多年,西洋列强窥视神器,企图瓜分神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我等习武之人?”
“武夫自有武夫救国之手段,当年南方有天地会,洪门,北方亦有义和拳,八卦教等。”
本来无论天地会,洪门,还是义和拳,八卦教,都以反清复明为口号,即便是义和拳也是如此,以反清灭洋为口号,不仅练拳,还用枪。
义和团的成员当年对枪的使用是非常多的,并非是后世人们所知晓的那样,在西洋人的记录中就记载了,某个洋人自持西洋剑术高强,要与义和团成员比武,结果被义和团的人抬手一枪打死。
“西洋列强窥视神器,为抗列强,义和团捐弃前嫌,改反清复明为扶清灭洋,大量北方武人投身义和拳之中.......大沽之战、老龙头之战、紫竹林之战......直隶之地,尽是流不尽的英雄血!杀不完的仇人头!”
“然而义和拳当年捐弃前嫌,京津失陷前,却惨遭清廷背叛,清廷以义和团的脑袋向洋人屈膝投降,最后彻底崩溃瓦解,现今北方各派拳师,大拳师当年都或多或少参与其中。”
这也给所有南北各派上了一堂课,认清了向清廷妥协是没有用的。
从此之后,洪门,天地会,青帮等组织纷纷彻底转向,在孙先生的带领下,以哥老会,天地会等会党衍变的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合并,正式成立了同盟会。
可以说早期的革命组织,力量都依托于会党,早期发起的各种起义,力量也都依靠于会党。
而会党的力量和组织形式,又是建立在武术界各门派之上的。
会党正是以武术同道为号召,让各门派的人力在革命早期充分被利用、被发遣、被征召捐躯赴义。
这是光明正大、冠冕堂皇的事,即使争不得封妻荫子的富贵,也能沾得上爱国救民的声名。
他们当然没法跟真正的革命者相比,他们身上仍旧存在着大量的封建残余。
譬如他们没有什么革命的思想,仅仅是单纯的觉得练武之人应该为国杀敌。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民国时期的武术家往往都会有着官方授予的要职,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是同盟会的重要成员。
“同盟会成立之后,立即派人到北方发展组织,与北方武术界巨头,形意、八卦门掌掌门,师祖李存义接上头,彼时,南北武术界亦合力投身革命浪潮之中,虽不曾并肩作战,却也曾南北呼应,共同发力!”
在北方,北洋新军各镇士兵多少会些拳脚,是某个门派的弟子,南方,亦是如此。
所以借助武术界的力量,同盟会积极策反清廷各镇新军。
起义方面,同盟会十次起义均有会党参与,虽然次次失败,但会党始终坚持到底。
“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终得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眼下这座共和楼,亦是如此来的,在做的各位中,亦有当年亲身参与革命者,亦有父辈参与者。”
南方拳师闻言,不仅低下了头,如洪门与洪拳难以区分一样,南方的各派都可以说是从天地会,洪门这两大会党组织中衍生出来的。
当年他们的父辈,甚至老一辈的拳师,那都是亲身参与其中的。
“如今内有军阀割据,土匪横行,外有日本窥视山河,中日冲突,已小试其端,百倍残忍,将继续而至!如此浪潮之下,我等武人本来就不过渺小如尘埃,若还不联合起来,最终就只能被彻底淹没与洪流之中!”
“日本人以方寸之地,图谋万里山河,便可知其是喂不饱的狼,想着以其小国寡民统御神州数万万生民,所以其目的,必定是要亡我国,灭我种,断绝文化根基。”
徐重光缓缓凝视在场所有人,道:
“今日我来此,绝不绑架各位必须如国术馆一般保家卫国,必须如武士会一般暗杀救国,我只要求自己,而不要求诸位。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骨气,这个心气,敢在敌人的刺刀、枪炮下反抗!”
“武术是强国强种之术,本该全力推广,但既无心气,又何必学武?我今天要重振的是中华武士会,此会,将一如昔年之理念,如同今日中央国术馆,培养各派拳师,我亦会将会中传下我所整理的武术大观。”
“我不会强求任何人入武士会,但主动申请入会者,就必须要担得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