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达成协议(1 / 2)
对于方想打算与沪市计算机中心、复旦、交大合作搞研发这件事情。
几方都非常的积极。
毕竟,方想给钱啊,而且还是非常大方的那种。
在三方成立了专项研究小组后,方想也被这豪华的阵容所感动。
“郑院长,这件事说起来多少有些不务正业。
但您也知道,国内在这块几乎是个空白,若是做出了成绩,也是好事一件。
就请您多费费心了。”
也就不到半个月,三方都答应参与进来,而拿到了承诺后,方想也是利索,直接打了三百万过来。
“方教授您客气了。
说实在的,现在科研经费短缺,大家都缺钱。
您这对我们来说,可是财神爷,您说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谈不上费心。”
郑院长也是非常的客气,握着方想的手都有些激动到颤抖了。
“没有没有。
对了,想再跟您打听个事儿。”
俩人又寒暄了几句后,方想便提起了这几天一直在琢磨的事情。
“方教授您说。”
郑院长和方想重新落座后,笑着点了点头。
“能不能培养一点学生、研究生什么的?
我那边可以提供就业。”
就像刚才说的,国内如今还是空白,若是研究有进展,万一有了成果。
这科研总得落地形成产品吧?
方想奔波了半个月,拿了这么多钱,为的不就是能形成商业化?
“这个。。。估计就点难。
学科成立是要有批文的,而且教资和学生,也不是一朝一夕说有就有。
退一步说,这些都有了,培养一个学生,起步就是四年。
方教授等得及吗?”
郑院长沉吟了一下后,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如果可以的话,能搞还是要搞一下吧。
这一块,未来也是个大趋势,只要咱们这边能拿出成果,形成产品。
那必然会变成一整条产业,不仅可以带动上下游,还能提供相当多的就业。
远的不说,沪汽和广汽就需要大量的人才,而有些这些设备和人才,以后咱们的产品,也能出海赚更多的外汇了不是?”
方想理解郑院长的担忧,可方想却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现在是85年,还没有多少车载电子设备,基本上也就是一个收音机再加一个磁带机罢了。
未来不久,就会出现车载CD,车载蓝牙,车载屏幕等等等等一大堆电子设备。
那年代为什么老说日系车稳定可靠维修率低?
还不就是因为日系车不喜欢装电子设备的同时,机械也都用的老旧成熟的吗?
都没有新东西,你哪儿来的故障率?
反倒是德美系车企,不断探索和尝试新东西,所以就显得故障率高了。
以前是没机会参与,可现在不一样了,方想几乎手握整个国家的汽车制造工业,既然知道未来的趋势,为什么不干?!
不过就是投点钱搞搞研发的事情罢了。
“行,既然方教授说了,那这件事回头我们上上心。
给你们多培养点人才!”
郑院长看方想又是出钱,又是给就业机会,也是果断应下。
“那可太感谢郑院长了。”
方想闻言一喜,马上起身握住了郑院长的手。
俩人又寒暄了一会儿后,方想离开了计算机中心,到了沪汽。
“有阵子没见了,回家的感觉如何?”
到了老马的办公室后,方想接过秘书端过来的茶,看着脸上开花的老马笑着问道。
“您还别说,在外面漂泊了十几年,我原本以为回家会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可没想到,反倒还有些不适应了。”
老马摸出烟点上,笑着说道。
“哪里不适应?有没有我能帮上忙的?”
方想笑着拒绝了老马递过来的烟,而是抱起了茶杯,小口的抿着热茶。
沪市的冬天冷的有些夸张,他算是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魔法攻击了。
“不适应的多了去了,不大刀阔斧的改,我担心会耽误您的大事。”
老马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不过具体的事宜,却没提。
“那就改!
咱们二汽和广汽那一套,这么多年过来,你是最熟的。
怎么顺手怎么改,不用考虑其他人的想法,也不要有什么顾虑。
现在不改,以后就更难改了。”
方想知道老马说的是什么意思。
沪汽自成体系,内部管理方式也与二汽、广汽不一样。
老马早就适应了方想那一套,现在回到沪汽,可不就不舒服了呗。
“磨刀不误砍柴工。
趁着那三条生产线在安装,你呢,收拢一批人,找些靠谱的,信得过的安排过去。
一开始呢,我也不会给你压任务,你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就行。
图纸什么的你都有,技术人员不够了,你直接找我跟老曹要就行,人你都熟,不要不好意思开口。
等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