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西凉铁骑(1 / 2)

加入书签

在二人疑惑的目光中,陈长君只是淡然一笑。

接着,向刘备和诸葛亮分别行了一礼,细节方面做得无可挑剔。

“大王。”

陈长君快步上前,指向了案上的那封书信。

“关将军既将请战书送来,那么攻打襄樊一事,恐怕已在筹备之中,随时可能动起刀兵。”

“时间紧急,刻不容缓……此其一也!”

“其二,此地距荆州山高路远,道阻且长,若是书信在途中遭曹军劫夺,没能送到关将军面前……”

“……臣一人身死事小,误了王命事大。”

“故而,需遣一员得力战将护送!”

“臣遍观军中,猛将如云,但大多有要职在身,轻易不得离开。”

“马孟起将军武艺绝伦,胆略非凡,有相伴他随行,即使路上遇到曹军又何足道哉?定可保书信安全送达。”

“此外,荆州只有关将军一人镇守,责任重大,恐不能面面俱到。”

“孟起将军去了以后,也能帮着分担一些,岂不两全其美。”

话毕,陈长君接过侍女送来热气腾腾的香茶,并没有动嘴,而是等待刘备的最终决定。

“大王,长君之言有理。”

“事关汉室复兴,每一步都马虎不得,需谨慎持重为上。”

诸葛亮首先站起身来,表明了态度。

“嗯,的确如此!”

刘备思量片刻,便将目光转向了陈长君,脸上带着赞许的笑容。

“长君深谋远虑,就照你说的办吧。”

“孟起那边你不用担心,我这就下一道旨意,命他与你同去荆州。”

计划达成,陈长君心中暗喜,但依然表现得云淡风轻,朝刘备行了个君臣之礼。

“臣谢大王恩准,定当不辱使命,将书信送到关将军手中。”

闻言,刘备畅然一笑。

“二弟身边有你这样的青年俊杰辅佐,孤心甚慰。”

“只要运筹得当,光复汉室,指日可期!”

每当提起毕生所愿,刘备都会重燃胸中热血,心向往之,颇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冲动。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马超接到命令,姗姗而来。

步入殿中,不等他躬身行礼,刘备便将事情原委说了一遍。

“孟起,此事不容懈怠,你要将长君安全的送到云长身边。到了那里之后,你便留下协助云长,镇守荆州。”

回想起两人之前的谈话,马超感慨万分,转头对陈长君报以感激的目光。

毕竟,去往荆州,或许还有可能建功立业。

留在这里,他只是被当做招牌,漫无目的地活下去,空负了一身绝世的武艺。

想当年,“西凉锦马超”、“天威神将军”的大名,三岁小儿也是如雷贯耳,他当然不甘于现状,如此日复一日,庸庸碌碌的混下去。

这样的生活,和死了有什么区别?

只是还没埋罢了!

他渴望战场,渴望功名,更渴望用手中钢枪闯出一片天地。

建立功业,恢复祖上荣光!

按照刘备以往的性子,是绝不可能让他沾染荆州的,陈长君这一步缓棋,让他迈出了第一步!

一念至此,马超不再迟疑,连忙对刘备俯身下拜。

“回禀大王!”

“臣自当领命,不负君恩!”

说罢,又对陈长君道:“贤弟,容愚兄先去整顿兵马。”

“正午时分,你我在城外碰头!”

交代完毕,便甩开大步,匆匆离去。

望着那高大的背影,通过微表情的变化,陈长君已经洞悉了马超的想法,不动声色的笑了笑。

看来,自己的计划很顺利。

时间来到正午。

南郑城东门外,一支骑兵列阵于此,个个身形魁梧,腰悬利刃。

他们人数大约在八百左右,跨下马匹彪壮,精神抖擞,阵阵嘶鸣中透着久经沙场的铁血之气。

此时,马超重披亮银甲,骑着踏雪乌骓马立在阵前,手中的丈二点钢枪在太阳底下折射出熠熠寒光,整个人显得威武不凡。

在马超身旁,还有一个相貌与之略微相似的年轻人。

不是别人,正是西凉马家剩下的唯二男丁,马岱!

“兄长,究竟什么事情,你把咱们的家底都带出来了?”

面对堂弟的询问,马超不苟言笑,淡淡的回了一句。

“别多问,服从命令就是了。”

他身后那些精壮骑兵,正是久经战阵,闻名于世的凉州铁骑,也是马超手里所剩不多的底牌。

凉州位于西北边陲,自古民风悍勇,善于弓马骑射,是个出好兵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