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胡扯和尚【4000字】(2 / 3)

加入书签

乖乖,国际大明星做饭啊……方正住持,要不,我也不走了?”

“汪汪汪……”

外面一阵狗叫声,方正道:“你还是走吧,否则那些狗都不干了。”

泥猴子无奈的挠挠头,转身告别了。

目送泥猴子、红孩儿等人离去,阳光也在这一刻落了下去。

滋滋滋……

“什么声音?”李雪瑛下意识的问。

方正指着前方道:“是它们。”

下一刻,雪地被拱开一个个小雪包,雪包破裂,一颗颗血红色的花朵破雪而出,随风摇曳着、绽放着……

刹那间,一片彼岸花花海出现在李雪瑛面前。

彼岸花花海的尽头本是一片雪白的沙漠,但是从这个角度却看不到,只能看到一片红色的花海随风摇曳。这时候,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从地平线缓缓升起,咋一看,仿佛是从花海尽头升起一般。

十五的月亮虽然不是最圆的,但是依然很亮,很大,很漂亮!

银色的月光洒落在花海上,银色和血红色交融在一起,红色淡了许多,变成了赤红色,一如这新年一般,一片火红。

“好美……”李雪瑛感叹道。

方正却没多大感觉,毕竟天天看。

“哇哦,漂亮!”

松鼠从花海里探出头来,刚好看到一对璧人站在寺庙前,花海边。

一个一身白衣胜雪,一个一身红色羽绒服火热似火。

一个帅气,一个美丽。

再配上后面的寺庙、菩提树,仿佛一幅画卷一般,美轮美奂。

松鼠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咱家庙改成兰若寺就更配了……”

方正没听到这话,否则非给他两个脑瓜崩不可。

……

厨房里,方正当然不能让客人做饭,于是就准备亲自动手。

结果他这边还没弄呢,李雪瑛已经抱着柴禾过来了,然后推开方正,熟练的用松明子做引子,点燃了一些小树枝,然后一边对灶坑里吹风,一边逐渐加入一些大些的木材。

方正在边上看着李雪瑛娴熟的技术,一阵无语,不过他也不打算和李雪瑛争了。

人家自愿的,又不是他逼迫的,有啥不好意思的。

方正倒水刷锅开始煮饭……

“这是什么米啊?好大的个头,好明亮啊?!”李雪瑛看着晶米,惊讶的问方正。

方正道:“晶米,贫僧这寺庙特产,独一份,别无分号。”

“真的假的?”李雪瑛现在对方正的印象已经变成了一个满嘴跑火车的逗逼,所以对他的话,明确表示怀疑。

方正也懒得解释,只是肯定的回答:“当然是真的。”

米饭入锅,这边蒸着,那边李雪瑛已经打开了面口袋,开始和面了。

方正惊讶的看着李雪瑛,李雪瑛道:“看什么?过年难道不吃饺子么?”

方正当然要吃饺子,否则就不会买面粉回来了,只是没想到李雪瑛这么积极。

不过他依然不拦着,李雪瑛和面,他就扯了一大片白玉白菜的叶子过来,然后用一指禅师教他的仿佛开始拌饺子馅。

没多久,饺子馅弄好了,那边面也和好了,两人就开始配合着包饺子。

这时候,小刘转悠完了一指庙,一路找了过来。

刚要说什么,就看到李雪瑛撸起袖子和方正坐在凳子上,在灶台上包饺子呢。

方正擀面皮,她负责包,两人彼此配合的那叫一个默契。

“我勒个去的,我家公主跟你包饺……”没等他说完,一只猴子路过将她捂着嘴拖走了。

松鼠和咸鱼躲在角落里,松鼠道:“你说师父这次能脱单不?”

咸鱼道:“依我看啊,没戏。”

“为啥?”松鼠不解。

咸鱼道:“为啥?因为我没看上她呗!作为家里的老人,我没看上,他们还想好?没听说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么?哎哎哎?你去哪?我刚刚说的话,不准告诉师父啊……”

……

“你门口挂的是什么啊?”李雪瑛忽然指着大门口的挂钱问道。

方正看了看李雪瑛:“你不知道?”

李雪瑛摇头:“我们那不贴这个。”

方正道:“这是挂钱。”

“挂钱?”李雪瑛还是不理解。

说到这些民俗,方正就来精神了。他或许上学不多,但是一指禅师对于这方面的东西,那是如数家珍,全教给他了。

“挂钱这东西,据说是和爆竹一样,都是为了驱赶怪兽年的,抱住是用声音吓唬“年”,而“挂钱”则以颜色来刺激年的眼睛。

当然,这只是传说,具体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就不好说了。

不过据我所知,挂钱最早起源于唐宋时候的”“幡胜”。唐宋时每逢立春日,人们便用银箔、罗彩剪成饰物或小幡、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用以欢庆春日来临,并互相赠送。。后来,人们把幡胜放大,在立春之日,贴在门楣上用它来避邪。”

李雪瑛道:“真的假的?你不会有胡扯吧?”

方正哭笑不得的说道:“贫僧什么时候胡扯过?这可是有证据的。

南宋的吴自牧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