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妙玉登场(2 / 3)

加入书签

感,也关注起了贾芸。

而在不久前,第一期《庆报》发行的时候,妙玉到荣国府内宅探望金钗们,无意中听说了《庆报》之事,以她很孤傲的性格,可不会直接找金钗们要报纸看,而是事后派老嬷嬷去外头买了报纸。

看过第一期《庆报》后,妙玉便对贾芸更有好感了。

至此,以后每一期的《庆报》,妙玉都会让老嬷嬷买来,几期《庆报》看下来,她便情不自禁成了贾芸的半个粉丝。

跟探春、林黛玉类似,妙玉也想通过《庆报》关注贾芸,也想通过《庆报》读到当今的优秀诗词,于是妙玉也成了《庆报》的忠实读者。

妙玉也是很喜欢诗词的,她的诗词水平也很高,原着里,因为她帮林黛玉、史湘云续了《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让林黛玉、史湘云这两位诗词高手都赞赏不已,说她是诗仙。

为何说妙玉只是贾芸的半个粉丝?

因为她毕竟是很孤傲的妙玉,是自称“槛外人”的妙玉,哪怕她情不自禁对贾芸有好感,情不自禁想关注贾芸,在她眼里,贾芸这种极有能为的奇才皇帝,也不过只是一个“槛内人”罢了,她不会去仰慕贾芸。

今日此时,妙玉看起了新一期的《庆报》,当她发现“副刊”上那首署名为“盛世帝夏时”的《临江仙-柳絮》,她情不自禁眼睛一亮,随即仔仔细细看了起来,也仔仔细细看了程华年的词评。

看完后,妙玉独自坐着发起了呆。

发呆了半晌后,妙玉在心里感叹:“虽说那位薛宝钗姑娘是个好福气的,既平步青云要当皇后了,还有个如此了不起的皇帝如此疼着她,但她也不过是个槛内人罢了,或许很多女子会羡慕嫉妒她,我可不会,哼!”

……

……

正如程华年所料,随着今日这期《庆报》的发行,《临江仙-柳絮》这首词火了,很火!

无论朝廷还是民间,很多人都在议论这首词,多半都在称赞贾芸!

很多王妃、诰命夫人、豪门大户的小姐,也都在议论这首词,其中,绝大多数都在称赞贾芸,也或多或少羡慕起了薛宝钗。

本来贾芸就已经通过《庆报》收获了不少女粉丝,而今日的这期《庆报》,又让他收获了不少女粉丝。

……

……

国子监是《庆报》报社送报的一个重点对象,每一期的《庆报》都会送多份到国子监,国子监里的师生们,绝大多数都会阅读每一期的《庆报》。

今日这期的《庆报》,同样也在国子监里引起了一阵对贾芸的称赞。

今日,在国子监“坐监”的贾宝玉,本来没心思去看《庆报》的,但听着周围同学们纷纷在议论《庆报》,议论贾芸的那首词,还议论薛宝钗,贾宝玉便也忍不住看了看。

贾宝玉的诗词水平是不低的,他看得出来,《临江仙-柳絮》确实是一首好词,他也因此郁闷了,那个讨人厌的贾芸,为何偏偏如此有才华呢?竟然连词都写得这么好!哼,好气哦!

“连皇上都在《庆报》上发表词作,如此看来,皇上当真很重视《庆报》,必定每期《庆报》都会仔细看的。”

“我等何不也将自己的诗词投稿到《庆报》,若能得以刊登,就会被皇上看到,若能得到皇上的赏识,没准就会迎来一场大好的机缘!”

“此事难得很啊,不瞒诸君,早在上个月,我就从我历年来的诗词中一下子选了十首,送到了《庆报》报社,还递到了程华年的手里,结果,那程华年看过后通通都拒了,他说我的诗词虽不错,却都没达到在《庆报》发表的水准。”

“我也选几首自己的诗词,明日送到报社,没准能有一首被程华年看中呢。”

“我劝你还是别投给程华年了,那程华年是个对诗词水准要求极严的,与其投给程华年,不如投给编辑陆友兰,如此才可能有发表的机会。”

“……”

贾宝玉听着以上这些同学们的议论,不屑一笑,心想:“诗词之道,本是雅事,这帮人却想用诗词讨好皇上,让自己荣耀显达,真是可笑可耻!唉,这国子监里的读书人,果真都是一帮禄蠹,我不该来这样的地方读书啊!”

如此想完,贾宝玉更郁闷了。

这时,他看向坐在教室里的秦钟,秦钟倒是没跟那帮禄蠹一起议论,而是跟他类似,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显得不合群,然而,这样的秦钟,反而让他喜欢,若秦钟也跟那帮禄蠹混在一起,他就不喜了。

“可惜,我偏偏不能跟他交结成朋友!”贾宝玉心里感叹,想到这里,他更更郁闷了。

自从那天两人都挨了板子,秦钟每次见到贾宝玉都会吓得躲开,而贾宝玉也不敢轻易亲近秦钟了。

今日,好不容易在国子监里捱到放学,贾宝玉忙不迭离开了国子监,在几个下人的护卫下,骑着一匹马回到了荣国府。

唉,还是家里好啊,姐姐们,妹妹们,坐监的我家来了!

贾宝玉迫不及待来到了林黛玉的屋子,发现林黛玉正待在屋里练字,于是悄悄走过去笑道:“好妹妹在写什么?我来了,你都不迎我一迎。”

林黛玉本来在全神贯注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