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9(1 / 2)

加入书签

丞相公孙弘句句不离孝悌, 虽然一个字也没有指责刘彻身为汉室天子的德行, 却偏偏每一个字都在说他不孝王太后,不悌隆率长公主。

丞相是什么官位?

汉室的丞相自高祖刘邦以来, 第一任汉室丞相是文终侯萧何。但凡是国事, 均先上报丞相府, 由丞相召集官员, 议定之后再以丞相上疏给汉室天子裁定。凡大的官员任免, 国家大策,也都是由丞相主持廷议,然后再上奏给天子。汉室天子的旨意, 也是下达给丞相,由丞相率百官实施。

丞相的任免有固定规格的仪式, 皇帝本人需要亲自宣读旨意, 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必须全部着朝服参加。丞相觐见天子,天子必须在未央宫正殿着朝服接见。丞相拜别, 天子要送丞相至殿门。丞相生病, 天子要亲自探望问候。丞相病逝,天子要亲自上门吊唁,并御赐棺木,葬地等等。

这是汉室立朝七十几年来的官制, 写在律法里的规制。这样镌刻在汉室骨子里的官制,即便是汉室天子也要退避三舍。刘彻的祖父孝文帝刘恒宠幸男宠邓通,被丞相申屠嘉碰见邓通的无礼之行。

申屠嘉回到丞相府,即可命邓通到丞相府。邓通脱冠, 连鞋子也不敢穿,顿首来到丞相府谢罪。申屠嘉本打算直接杀了邓通,却不料孝文帝亲自下诏,让宫人将邓通召进了未央宫。

申屠嘉惩处孝文帝的男宠本就是跟孝文帝对着来了,若还在孝文帝的诏命到了丞相府时,公然违反诏命杀了邓通,那就是违抗天子诏命,与谋逆无疑了。申屠嘉已然把孝文帝的面子踩在了地上,也不愿意彻底跟孝文帝撕破脸,便将邓通放了。

汉之一朝,丞相的权力是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点水分也不掺杂。汉室的官员,对于丞相的敬畏,远远胜过了对于天子。

因此公孙弘一开口,九卿太常,太仆,大鸿胪,大司农,及水衡都尉,大长秋等诸多官员立时便纷纷附议。

“丞相所言正是!仁孝乃是为人之根本,陛下三思!”

“卑臣附议!”

“百善孝为先,太后尚且跪在承明殿之前,吾等何以安心高卧?”

“汉室以孝治天下,乃是高祖立朝制定的祖宗家法,仁孝乃是孔子所定的为人之本,治国之道。

今日太后朝承明殿那么一跪,陛下却置之不理,百官子民将何以做想?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样的道理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了!”

…….

跪在温室殿偏殿的官员,几乎都是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在汉室之中,能够有六百石以上的官员,都是在都尉以上,能够在天子面前挂上号之人了。

这些人并不一定都是归属于哪个党派,也不一定是何人门下的门客。哪怕是丞相公孙弘,也是上任不久,根本来不及形成党羽。

跪在这里的大多数人,为的只是王太后席藁待罪,跪在承明殿前,就是意味着天子的不孝。

世上存在着这么些人,他们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为了崇信的思想,为了人世间的公义,可以做出旁人难以想象的事情,甚至慨然赴死。哪怕这些念头在外人看来,是愚蠢乃至于跟自己毫无干系的。

公孙弘深知,自己是皇后一手提拔引荐,更是得到天子的信重,出任汉室丞相,获封平津侯。

士为知己者死,他却不能为此而摒弃自己的信念。公孙弘深深俯首叩拜下去,抬起头来时,脸上已是满脸的泪水纵横,斑驳地在他布满皱纹的脸颊上流淌,“陛下是汉室的天子,是汉室子民之君父。子民看待陛下,如同看待自己的父亲。可若是自己的君父都尚且不孝,子民何以对自己的君父尽孝?

“三岁稚子尚且会为雨中的父母送伞,君父知否?”

汉室朝廷之中,信奉儒家之人着实不少。公孙弘涕泪交加的一席话,主爵都尉等九卿,丞相府众属官等诸多官员,俱是啼哭了起来。

在他们的心里,刘彻如此对待自己的生母,已经不仅仅是不孝,更是他们绝不能容忍的,触犯他们为人基本的恶行。

一国天子如此,汉室还有什么指望?

秦始皇当年将自己的亲生母亲囚禁,逼死了相国吕不韦,看着自己的长子扶苏被害死。如此倒行逆施,秦朝最后灭了六国又如何,统一了天下又如何,功盖三皇,德超五帝又如何?

秦朝不过十四年,二世而亡!

“汉室不再以孝治天下了,诸位。”

刘彻走上高台,跪坐在坐蓐上,那双让人不敢直视的眼睛里,散发着一股锐利到了极致的戾气,开口便让殿中所有人下意识地停下了所有的哭闹声,震惊无比地看着上首的君王,“自今日起,汉室便是以律法治天下。与其指望人的德行,不如指望汉室的律法,让他们惧,让他们怕。”

刘彻说完,便看向了不知何时候在一旁的廷尉张汤,张汤拱手一礼,取出刘彻交给他不久的圣旨,朗声道,“陛下诏命,孝悌不可期也,律法不可违也。汉室之律法,上至丞相诸侯王,下至平民贱民,皆不可违逆,违者必重罚。”

“陛下怎可改祖宗家法?”

汲黯惊得根本掩饰不住剧变的神色,膝行之前,磕头磕得砰砰作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