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借粮万旦(2 / 3)

加入书签

弈世花了那么多的银子,也才买了二十多万斤粮食。

萧广公一口气就直接给了三百多万斤粮食。

让弈世头晕晕的。

“一万旦而已,不算什么。”萧广公毫不在意。

“萧公如此富裕?”弈世问道。

“老夫善待佃户,一年下来,存粮有十万多旦,借你一万旦罢了。”

“......”弈世咽了咽唾液。

忽然觉得想要造反还需要一番努力,但弈世仍然试探道:“萧公,像萧家这般家大业大,还有几家?魏家有吗?”

弈世生怕自己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的人。

“为官半载,年年有大事,年年有嘉赏,身为当朝宰相,钱多,有时候于心不忍,就花钱买了许多百姓的田,每亩田一直按法定价收购,五十余年过去了,才发展到这般地步。”

“足足十二个县。”

萧广公轻描淡写说了一番话,然后才回答弈世的问题:“又有谁能像老夫这般,从官半载呢?”

意思就是,我萧广公这些田,这些地,都是当官得来的赏赐,偶尔灾难时刻,花钱买下穷苦百姓的田,再把田租出去。

一万旦粮食,送到弈世手上!

弈世深吸一口气,朝着萧广公重重磕了个头。

先意思意思一下。

走时,周玉娴还悄咪咪拦住弈世,在码头上把弈世叫住了。

“娘......你还有别的事情吗?”弈世强行露出笑容。

“唉,乖婿,这是娘给你准备的。”周玉娴让一帮人把身后一箱箱银子给抬上来。

“这些是什么?”弈世问道。

“一共两万银子,你收下,算是娘送你的。”周玉娴一副富婆模样,大手一挥,把钱都给弈世,全都抬上船。

弈世生出一点点感动,人家都把我当成亲女婿的啊。

两万两银子,对于现在的弈世来说,很多很多。

于是乎,弈世带着一艘艘船,回到了汴江。

再到汴江码头之时,已经是一天后。

此时此刻的汴江灾民,有政府赈灾救济,还饿不死,当然,他们不可能吃太饱。

通常就是一顿一碗粥,一人一碗,就这么多了。

目前官府能拿得出粮食,还够赈灾。

再过几天就不一定了,因为太多了,从一个东城门排到西城门。

这种规模数量,光靠一个汴江是救不来的。

不过......官府也仅仅是给他们粮食。

已经有人站在知府门口,吆喝着喊:“要房子!要房子!要房子!”

这些口号明明是社畜该喊的。

越来越多人站在知府衙门门口大喊。

“房子!房子!房子!”

弈世恰好路过此地,便让人去询问一番,这口号是什么意思。

用几颗铜钱诱惑一位灾民,终于说出实情。

原来大雨仍然没停,时不时会有一点点小雨下着。

大晚上,没有房子,你让这些百姓都住哪?

大街都不够睡。

房子很重要,否则会被冻死,冻不死也得冷出病来。

在封建时代,百姓存不了钱,一般都是在家中储存粮食。

现在一场大雨倾盆而下,粮食、房子,都没了。

你让百姓们怎么办?

李忠贤还是有点良心的,他先向百姓们承诺,自己清理废墟,官府出钱给他们建造房子。

暂且缓住了局势,但清理房子能要多久,一两天之后呢?李忠贤又不给话了。

就有这么一幕,大量百姓堵在衙门门口,要求官府赈灾出钱。

“局势如何?”弈世特意来了酒楼一趟,问问酒楼掌柜。

“公子,公子,已经不妙,有灾民大晚上闯入别家房屋中,意有抢夺的意图,现在汴江有十多案杀人抢劫的案例。”

“......”弈世眉头紧皱,把自己代入李知府视角,想想如何破局。

现在汴江灾民越来越多,多到有十多万。

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一场大雨哪怕只波及了十分之一,也有十多万百姓出事。

官府就是没钱,有钱的话早就赈灾了。

李知府为了筹钱,把汴江最有钱的那几位人,都叫上来。

弈世捐了粮食,他们捐了钱,怎么说也有十多万两银子吧?

十多万两银子,应该能替一部分百姓建造房屋,哪怕只是一个小帐篷也好,至少有位置让他们睡觉,遮风挡雨。

先救一部分,剩下的百姓见官府会赈灾,会消停一些,不至于这样。

灾民越来越多,弈世便不再去理会。

但他还是有点良心,看那么多无家可归的人于心不忍。

招来官府赈灾的人,直接捐出五千斤粮食,先顶着。

但那赈灾官员,却悄咪咪告诉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