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革旧鼎新(中)(1 / 2)

加入书签

.,

在正式的征夷大将军下赐之前,平手汎秀首先命令属下的奉行们指定了一系列的法令草案,准备适时逐渐公布出来,作为未来的执政方略。

首先,为了告诉万民战国乱世的终结,以及新时代的到来,将“检地”、“士农分离”、“四民身份制”、“人扫令”、“刀狩令”、“喧哗两成败”、“问注评定实行”、“筑城废城令”、“海贼禁止”、“盗贼捕付”等诸多事项写为了书面条文。这些其实并不算是新东西,近畿、关东地方的居民大多已经接触体会过,西国、九州、东北相对守旧但也该有所耳闻。

现在要做的是以中枢政权的身份,抓住施政的主导地位。

全部的法令,集中于三个方面。

首要的第一个方面,是仔细清查各地的人口和土地具体数目,消除隐匿瞒报的情况,然后基于这个数目,才能安排合适的赋税徭役,或者相对应的其他义务,既要避免地方实力掩藏实力暗地坐大,也要防止压迫过重引发民愤。

所有统计出来的户口,如有可能的话,一律按照类似“士农工商”的划分方式入籍,有不同的管理办法。不过身份并非永远不变,定期的“取士”活动会吸纳少量精英到统治阶级,而农、工、商满足一定条件允许自行报备变更。大体固化但又留下微小上升渠道的社会,才能更加安定。

至于公卿和僧侣的漏洞有意暂时搁置了。

预计至少需要三五年时间,在直属势力范围内完成普查统计。外样大名领地的执行情况恐怕还不能报以乐观。到时候平手汎秀打算适当使用一些灰色的手段,鼓励对瞒报现象予以揭发,查出来之后一半收公一半奖励给举报者。

其次第二方面,是要禁止争斗。无论是外样大名之间调集兵力互相攻打,还是基层武士私底下打架斗殴,性质都是一样,以“喧哗两成败”的宗旨处置。

意思就是一旦发生流血事件,先不问青红皂白,两边各打五十大板。然后再调查具体的原因。责任更大的一方会追加更多处罚,但另一方也未必会收到补偿。因为一旦诉诸武力,就算本来有道理也变成没道理。

唯一的例外情况就是,如果己方城池、屋敷受到攻打,那么可以在墙壁范围内予以还击。所以同时规定各家大名不得私自增筑城池,而且已有的都有接受检查,看看是否有必要存在,以及当地大名是否有财力维护。

一切的争端,唯有按规定递交给平手家派下来的“问注评定”人员,才是王道。要文斗,不要武斗。

这个政策绝对不是新鲜事,任何稍微有点集权想法的君主显然都会禁止私斗,指定诉讼裁判机构。其实室町幕府也有,只是他们先天不良,直接让各地的实力派大名担任中枢职务,相当于让明星球员兼职裁判,后面是越搞越乱。

所以平手汎秀一早就决定了“藩主不得参与辅政”以及“地方代官与中央奉行互相独立”的原则。

最后的第三个方面,就不是面向具有合法身份的外样大名,而是要清剿那些趁着乱世在法外之地逍遥享乐的宵小之辈了。针对的是呼啸山林的大盗恶党,与来去无踪的海寇水贼。

这些人有的日常劫掠商贾,勒索百姓,那还算好。有的成了规模,甚至私设关卡,定额收取“保护费”,已经有了最基础的政权雏形,不少现在看起来正儿八经的战国大名就是靠这个慢慢发家最终才洗白的——那是由于室町幕府过于衰弱,完全控制不了地方。

如今既然要“革旧鼎新”,这些未必有多少民怨,但严重影响了基层政权运作的“有活力社会团体”,势必要连根拔除。

平手汎秀给出了两条路:要么接受招安,打散联系编制到各地部队里面去,要么放下武器,当个百姓以种田捕鱼打猎为生。否则就只有大胆来战,与正规军比一比谁更厉害更能打了。

……

这几项尚未正式公布的措施,详细写成文书,交给了正在奥羽坐镇的平手义光,然后二代目向当地的诸多势力,传递了其中精神主旨,以此作为对他们的要求。

原本厚厚一沓文书,被汎秀暂时命令为《天下静谧令草案》的。

结果可能是由于名字太长,被知道内情的人们简称为《泰平令》了。然后细川藤孝觉得这实在过于粗鄙不文,建议改为《偃武令》。

听闻此事平手汎秀表示很欣赏,“偃武修文”一词乃商周时期的典故,寓意深远,且带吉兆。而且一般没文化的人搞不明白是啥意思,显得逼格满满。

最终义光在八月十七日那天,于仙台附近的东昌寺,会见了奥羽地区二十九名代表,对领地进行了划分,宣布诸般禁令。

背靠着近畿、北陆、关东、东海地区的五万军队,没有允许任何人持有反对意见,全都被迫称臣。

接着便返回了京都。

过了十多天,父子见面之后,汎秀问:“奥羽诸大名可曾心服口服?”

义光回答说:“津轻家因为两年前的因缘受到厚待,相马氏从伊达大军之下得以延续;小野寺、户泽的家主似乎无甚野心仅仅保存祖业就满足;芦名、大宝寺在关东见识过我家的军威而无胆反抗。除此以外,其他人恐怕都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