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围城打援(一)(1 / 2)
曹操见戏志才对曹恪提的意见没有异议,说了声好,让亲兵去召集曹军司马以上将官前来大帐商议围城打援之事。
袁绍军的统兵大将朱灵作为盟友方的代表,曹操也没有忘了他,专门叫从事王必去请他来帐中参加这次军事会议。
不久,包括曹德、夏侯渊、曹洪等人在内的曹营高级将领陆续赶到。
朱灵也带着手下几个袁军司马赶到帐中,在曹操的下首坐定。
曹操将陶谦领兵来救彭城,即将到达武原的重大军情对众人说了。
众将官听了这个消息,议论纷纷。
曹操让大家安静下来,又将之前曹恪和戏志才向自己献的计策告诉了他们。
接下来,他便说道:“我计划亲领三万大军于后天五更出发,抢在敌军到达之前占据茱萸山险要之地,然后布置伏兵,并引军前去诱陶家军马前来我军之伏击地点。”
戏志才问道:“主公打算调哪些兵马随从出征,又安排哪些兵马留守城下?”
曹操道:“我自有计较。”
他请朱灵率领一万五千袁军坚守南郊大寨,监视城中之敌,得到那位袁绍的代表的同意之后,又让曹德、曹仁二人统率从任城那边过来的援军跟随他的中军东进茱萸山。
当然,曹军中军驻守的彭城北郊大营在大部人马前去打援的时候,也得有人守卫,于是曹操安排史涣领兵两千留守。
中军一万三千人马人马,加上从任城那边过来的一万二千援军,兵力总计达到了两万五。
曹操似乎是觉得带这么多人去还是有些不够,于是让留守西郊营寨的曹洪分出三千人马,又让留守东郊营寨的夏侯渊分出两千人马,加入到东征陶谦援军的战斗序列之中。
三万曹军后天凌晨四更造饭五更启程,开向茱萸山,准备和陶家军主力决战。
……
后日五更时分,三万曹军拔营都起,在曹操的带领下以日行八十里的速度向东边急行军,于当天中午赶到茱萸山下。
茱萸山方圆十余里,有大小山头七十余座,其中主峰大洞山的高度超过了百丈,其余山头的高度都在二十丈以上。山区峰峦叠嶂,连绵起伏。
南山脚下,有条东西向的官道,连接武原和彭城两地。
官道南边将近两里远处,有条小河缓缓流淌。
曹操带兵上了山来,和曹德、曹仁等人商量了半个时辰的兵力部署事项,最终决定由曹德领步卒和弓手万人埋伏在官道北侧的十来个山头上,主要对付已经前进到山下的敌军。
曹仁和吕虔、牛金统率五千骑兵埋伏在山区东部边缘的几个山头上,目的是在得到出击信号之后,迅速向东南方敌军阵中冲锋,突破敌阵,截断陶家兵马前、中军与后部之间的联系,使之首尾不能相顾。
曹操领曹纯、乐进、于禁以及一万五千马步军兵暂时在茱萸山东麓埋伏,等敌军黄昏时分赶到附近扎营的时候下山挑战,然后诈败而走,将陶家大部人马引到南山脚下自家伏兵的伏击圈中。
曹恪跟随老爹曹德,带着无盐营两千六百人在茱萸山主峰大洞山上埋伏。
和无盐营一道埋伏在大洞山的,还有邓展手下千余弓兵。
到了伏兵可以出击的时候,曹德会命令亲兵在大洞山的顶部点燃烽火,向周围十余座山头上的伏兵发出信号。
曹操坐在茱萸山东麓一座山头上,从午时等到申时,终于等来了陶家军在十里之外出现的塘报。
他从斥候传回来的塘报中得知敌军似乎不打算继续前进,要在原地安营,等明天天亮之后再西进。
他心说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天都快黑了。
现在已经到了初冬时节,夜晚山上很冷,难道要将士们平白挨冻吗?
再说,现在不带兵下山诱敌,万一我军在山区埋伏重兵的消息走漏,导致陶谦有了防备,严令全军在新建好的营寨内固守,就是不出战,那我军之前定下的伏击计划不就全失效了么?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曹操决定按照原定计划,下山诱敌。
打定主意,他就点起一万五千马步军兵从茱萸山东麓的十几个山头朝东南方十里远处的陶家军冲锋。
此时,陶家军正在准备扎营。
陶谦在中军阵中向全军下达了就地安营的命令,并召集诸将议事,划定各部人马的宿营地范围。
说话间,随军谋士陈登进谏:“在我军前方十里远处,有山名茱萸。此山方圆十余里,是个险要去处。为大军安全考虑,主公应安排大队人马进山侦查,确定里面没有伏兵,才能安心驻扎。”
“元龙此议甚当!”
元龙,是陈登的表字。
陶谦叫曹豹上前,吩咐他:“你带本部三千骑兵去茱萸山区查个明白,再来回话!”
“诺!”年过四旬的曹豹轰然应命,拔马离去。
他回到本部阵中,点起三千精骑往茱萸山而来。
策马疾行三四里,忽见前方几名自家的斥候手摇红色小旗,口里喊着敌袭,跑回本阵,他吃了一惊,勒住马,问道:“怎么回事?”
跑在最前头的斥候勒马禀道:“茱萸山上有伏兵,正向我军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