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四处求学(1 / 2)

加入书签

什么是谈恋爱景玉鸣根本不懂,这些年他连电视都不怎么看,电影还是在地下空间看过一次。

因为长时间的不看这些电子产品,他都没有瘾,对于他来说看亦可不看也罢,根本无感。这三年正长身体阶段,营养不良,发育晚,所以对于这种感情,他更是不懂。

晚上,景玉鸣在门面房里睡的,看着不大的门面房,里面摆满了货架,都是一张张不同型号的木材板子,除了切割机,铅笔和卷尺是最常见的物品。

最深处用木板隔出来的一个房间,里面一边是灶台,煤气灶,洗菜池,一边是一个上下铺的架子床,最边上是两个大衣橱。

那一晚上,他没有睡着,脑袋里一直回响着白天两个学校招生人员的话语。第一次感觉,差生在外是这样被歧视和瞧不起,哪怕你掏钱买,人家都不一定卖。

因为他们不缺生源,他们的收入和升学率直接挂钩,所以买进来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性交易,到管理层口袋,但是升学率直接和每个老师收入相关。

早上醒来,他们喝碗米粥就继续赶路,坐上公交去最远的三中。这个高中就是当初靳老师口中的小姑娘就读学校,也是从这里考上北青大学,轰动了整个市。

所以三中从那年开始,水涨船高,高分学生报考越来越多,他们收的生源也越来越好,所以分差费也就增加。

不过问下来,景妈妈觉得无力承担这个费用。进三中的话,需要补分差费用1.2万,这个费用远超她的预期。

两个人面无表情又乘着公交回到市区,在门面房炒两个菜,吃完就又出去,下午的几个学校在同一个方向,也是他们今天最后之行,有没有学校读就在今天。

四中及私立五中名气不大,基本上属于混学历为主,每年成绩最好的也就考个二本,自建校以来就很少有人考上一本。

所以这两所学校的生源就很差,主要是位置也偏远,每个学校看着都跟初中一样破旧,正门都要找好久,景妈妈一路看着周边的农村,一直皱着眉头,毕竟她也没想到其他差学校是这样环境。

这几年,她一直在市区的一中二中之间跑,给景玉鸣哥姐送饭,所以对于高中的印象就是一二中那种档次。

今天陪着跑了这么多高中,才知道原来也就一二中是那个档次,其他都属于其他档次,又偏远又环境差。但是抵不过便宜,四中是3200的费用,五中是2000的费用。

景妈妈分别记下曾市这几所高中的费用明细并问好开学日期,马上不停歇的带着景玉鸣回到市区,趁着天还没黑,两人又到长途汽车站乘坐汽车回镇上。

两人中间一口水没喝,景玉鸣也不敢说话,一路就是跟着跑这儿跑那儿,没有时间欣赏和询问,只问多少钱。

天很暗了,村庄的烟囱都冒着带着火星的烟雾,直上云霄,夏日的晚上没有一点风,景妈妈和景玉鸣才拖着汗哒哒又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抱着西瓜就吃了几块。

然后才说出这些学校问下来的总体情况和补分差费用,明细摆在家里几个人面前,大家传阅了一下。

"一二中不要也正常,就算收留预计也是要2万以上,我们家也供不起,毕竟我和妹妹还要上大学,开学就得2万多,我倒是觉得四中还可以。"景哥哥看完明细就说出自己的看法。

景妈妈继续听着分析,毕竟这个时候景哥哥已经成为家里定夺之人,考上大学了就是这样有优势。

"三中以前水平一般,只是因为那个女孩子的原因,这几年是好多同学冲进去,但是她之后并没有再出一个北青大学的学生了。相反,那次高考结束,她毕业班的代课老师尽数被一中二中挖跑,现在的三中也就恢复到以前的教学水准,花一万多进去,不值得。"

"四中,是老牌子公办高中,虽说几年才有一两个人考一本大学,但是我们又不是要考一本,所以没有参考性,我们也无所谓。他们学校每年三本还是很多,但是都不怎么去读书,所以一中二中复读学校每年这个学校学生最多,也最刻苦。"

"五中,是唯一私立高中,生源太差,而且都是景三毛这种成绩进去为主,里面打架斗殴常态化。教师以拿工资为主,不怎么管学生,复读的时候听那边学生说,老师上完课拿着了课本就走。这个学校从没有人考上一本大学,二本总共也就不超过十个人,寥寥无几。所以,这个学校主要适合混高中文凭的去读。"

"我倒是觉得,景三毛可以去四中试试,费用在合适范围内,听复读班同学说有些老师抓的很紧,只是生源差点而已,而且那同学今年也考上二本。我们又不要求三毛第一年就考上个二本,只要能考上三本,再去一中复读学校复读,我觉得后续考二本以上问题不大。"

景建国夫妻听完都没有意见,景姐姐更没有什么补充的,毕竟景哥哥复读两年,同学来自曾市各地高中,所以这个消息来源还是相对准确。

此刻也就彰显出复读生的优势,可以和不同学校的学生做同学,然后把自己变成百科全书。不能一味追求最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

一家子就这么根据景哥哥的分析定下了景玉鸣要上的高中-四中。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