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与郭无为的交易(2 / 2)

加入书签

原城,赵某足以安然归国。”

“将军放心,只要太原城能守住,将军便是首功。”

此时二人的利益交换已经完成,彼此已经算是结盟关系。

“郭相公,如今宋军攻城在即,赵某想调用一些物资,希望郭相公给个手书。”

“无妨,将军需要什么,我这就写,明早就可以调用。” 此时正是战争状态,一切物资调配都需要丞相手书,并记录在案,以备战后查看。这是最起码得手续,可以最大限度合理利用资源。

郭无为如今心情不错,虽然是一国之相,但是在汉国他没有任何助力,只有一些阿谀奉承之辈。如今有了赵匡禹这个外援,还是辽国的权贵,这可以让他消除一些后顾之忧。

赵匡禹把用草垛和薪柴堵城一事与郭无为说了下。

郭无为赞叹一声:“将军,当真是奇思妙想。柴垛轻便,水中运输极为方便。若遇到泄口,可迅速堵塞。只需几个兵甲用长杆调整位置。而且水流越急,堵得越牢固。水缓之后,再用木料加固。不过草垛遇水便会变重,薪柴则会被冲散。想要牢固,还需要做成杩槎,用竹子做框,内部封填石块,就像河坝筑堤一般。一个又一个箩筐,拼成排墙即可。”

郭无为看着思索的赵匡禹:“至于竹子,将军不需要担心。前年曾从海路运来很多唐国的巨竹,本来是想建竹庭,后来因为战争,便搁置在库房了。”

郭无为的建议,听起来更加稳妥。草垛可以迅速堵住缺口,但终将会被冲散。用竹子编成的竹墙则可以弥补这个问题。竹子比木材轻,在水中搬运也方便。而且可以迅速搭建,底部用竹筐加石块作为沉底,上部直接用绳索缠在城头上,可以防止城墙二次冲塌。

赵匡禹接过郭无为写的手书,只待明天一早就赶往库房。如今不清楚宋军何时将堤坝修好,也不知水何时涨上来,更不知道城墙能坚持多久。只希望一切都来得及,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