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东郡二文戍兖境(1 / 3)
张邈问道:“是何策也?”
陈宫说道:“荀镇东与孙文台是盟好,他俩以徐、豫两州之兵,侵我陈留的话,只凭我一郡的民力、物力和兵力,便是天纵之才、霸王之勇,也肯定不是他俩的对手的。以目前的局势而观之,明府君如果欲保陈留,就必须向外寻找强盟,合强盟之力,共抗徐、豫,如此方可。”
张邈沉吟说道:“曹孟德虽败於任城,不战而撤於乘氏,然其今归东郡,部曲犹数万众。我与孟德结盟,如何?”
陈宫说道:“与曹公结盟当然是可以的,但宫为何离开曹公,来投明府君呢?便是因为曹公实无与徐州决死之心,如果局势对我方有利,我相信曹公一定会与明府君携手共战;然而局势若是对我方不利,只怕曹公没准儿就会畏战不前,甚而干脆放弃东郡,再次撤逃,往西边,更投袁本初去了。是以,以宫愚见,只靠曹公,恐怕还不足够。”
张邈听明白了陈宫这番话的意思。
简而言之,陈宫这是在说:曹操靠不住。
张邈问道:“那以先生高见,我再与谁结盟为好?”
他心中想道,“我陈留郡西邻河内郡,倒是可与河内的张扬为盟,可张扬而下身不由主,俯仰於袁本初的鼻息。自前时讨董,各路诸侯汇聚,本初为盟主以后,本初就一改旧态,常现傲慢矜持,不可一世,乃至私令孟德杀我。我与本初现在极有嫌隙,料本初一定不会帮我。张扬这边,显是不可能的了。除掉张扬,可与我为盟、与豫、徐为敌者,就只有吕布和袁公路了。陈公台是想让我与吕布、袁公路结盟么?”
却说袁绍叫曹操杀张邈,其实不仅仅是因为袁绍当了盟主后,性子变得傲矜,其中亦有在袁绍当了盟主后,张邈自视甚高,尽管因为家声、名气不及袁绍,不得不把盟主之位让给他,可心中难免有点小小的服气,加上眼热,故此时常当众指责於他,落袁绍的面子的缘故。
——张邈不怎么服气袁绍,想想也是能够理解的。就不说张邈在海内的名德声望之类也很高,只说那诸路兵马齐汇,主力聚集的地方是在哪里?是在陈留郡的酸枣县。张邈身为陈留太守,乃是地主。做为地主,那么就算袁绍当了盟主,张邈自思之,他好歹是不是能算个副盟主?
为了树立威望,袁绍如何能忍张邈的这个念头?於是就有了袁绍指使曹操,杀掉张邈之事。然那曹操以大局为重,自是不肯听从袁绍此令。
这件事情后来被曹操有意地泄露给了张邈知悉,曹、张两人的感情在那段时间里迅速升温,飞快地进入到了蜜月期,后来陈宫、鲍信等人为曹操运作,推举他接任刘岱,出任兖州刺史的时候,也是因了这段过往的故事,为了感谢曹操的友谊,张邈虽是不太乐意,然亦没有反对,并投桃报李,表现出了支持的态度。
不过,时至如今,毕竟各有各的利益,且那曹操又是屡败,似乎推举他作兖州刺史,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两个人却也已是将近面和心不和了。
果然,听到陈宫说道:“袁公路坐据南阳,南阳富庶,此大郡也,吕布为其爪牙,吕布壮士,善战无前。明府君可遣使通信於袁公路,馈礼与吕布。倘能得与袁公路为盟,获吕布为用,孙文台何足虑也?这样,就断掉了荀镇东左边的胳臂。然后,明公与曹公以掎角之势,共御徐州之犯,料袁本初必不会坐视荀镇东占据全兖,亦定会有援助;荀镇东也就不足害我郡了!”
张邈抚膝说道:“先生所言甚是!”顾与张超等人,说道,“今闻公台一席话,我郡无忧也!”
张超有点想不明白,他问陈宫,说道:“以先生的才能,便是在荀镇东的帐下,也一定能得到大用。为什么先生却奔波劳苦,先辅孟德,继来我郡,必要与镇东为敌呢?”
这一点,确实让人想不通。
像袁遗,他之所以弃郡而逃,不肯投降荀贞,是因他乃袁家的人,袁绍打败了公孙瓒,现在冀州,一番事业蒸蒸日上,没了山阳,他还有冀州可奔,——他现下就已去冀州了。
像吴资,他之所以也是宁逃不降,是因为他知道他一旦投降,即便荀贞会礼重於他,可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像如下这样执掌一郡了,也就是说,他从此以后,地位势将会大不如今了。
像张邈,他之所以不降,一来从大义上讲,他与荀贞都是汉家之臣,荀贞无诏令而侵兖,是不臣之举,他张孟卓海内名士,如何能降此不臣?如果降了,那他岂不也成乱臣贼子了么?二者,从实际上来讲,是因为方今海内群雄并起,荀贞虽强,然亦只是群雄之一,与他张邈在本质上和地位上是相同的,既然如此,那他张邈为何自坠身价,去当阶下囚呢?
袁遗等人的不降,都有缘由。
陈宫为何不肯降於荀贞?不止不肯降,在曹操连番撤退,最终决定要撤回东郡的时候,他还勃然大怒,拂袖而走,转以来投张邈,这是为了什么?张超不管怎么想,也觉得想不明白。
陈宫听了张超这话,扬眉奋色,说道:“君此言谬矣!”
“哪里谬了?”
“我与荀镇东无冤无仇,我为何要与他为敌?我不是与荀镇东为敌,我是与不臣天子、狼子野心者为敌,是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