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讨董未成岂可还 以孝为名事能成(1 / 3)
陶谦的心思应该是很清楚的。
当诸路联合起兵讨董之初,声势浩大,成败未知,所以他坐观之,没有妄动,而今二袁相继兵败一场酸枣兵散,讨董之势已不但是大减,并似有了分崩离析之态,故而他的胆子壮了起来,便选了在这个时候,趁着刘岱杀桥瑁之机,借全天下的目光都转投到了兖州,包括二袁在内的诸人都暂时无暇顾及徐州之时,先是表笮融,继而两路进兵,以图能一举拿下彭城。
彭城即后来之徐州,此地的战略地位如前文所述,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战略地位重要,彭城还产铁,农业经济也不错,人口亦称得上众多,这个地方一旦被陶谦拿下,一方面,陶谦的势力就能得到一个极大的提高,退可守境,进可取青兖豫,另一方面,对荀贞来说,他却将会失去在徐州的唯一一个盟友,势必将会被陶谦彻底压住。
荀攸等人都看出了危急性。
程嘉说道:徐州五郡,东海琅琊下邳已为陶恭祖所得,彭城如再被他夺取,则徐州之地,八分在其囊中矣,举我广陵全郡,亦难相抗。
荀攸说道:何止难以相抗三郡已在其手,而复图彭城,陶徐州之志,不可测也。世祖云: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彭城如得,陶徐州下一个要拿的,必将会是广陵。
荀彧以为然,说道:我和陶徐州虽然没有见过面,但陶徐州其人,我也略有耳闻,听说他在做故太尉张公的下吏时曾当众侮辱张公,此桀骜犯上之性也,若在太平之时,或无大患,於今海内兵乱,天子西迁,而徐州三郡已在其手,复有兵资,不早止之,恐将会成后患。
荀贞问戏志才:志才,你怎么看
彭城绝不能被陶徐州得去。彭城虽颇有兵马,彭城相亦颇有民望,可陶徐州挟三郡之力,有笮融臧霸等各为爪牙,兵强粮足,料彭城断然不是他的敌手,君侯,我等当助彭城。
讨董未毕,大军不能回撤。如何助之
文聘的从父文直也在帐中,他听了荀贞此话,离席起身说道:今酸枣兵散,二袁不思战,讨董事恐难成,以在下愚见,将军何不借此机会,干脆回兵广陵,以观时势,再谋进取
荀贞如是不知历史的走向,那么此时此刻,如果按照文直的话来做,干脆借此机会撤兵回去广陵,倒也的确是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可问题是:荀贞知道历史的走向,他知道董卓的兵马就快要没有斗志了,光复洛阳的大胜利就在眼前了,那么他又怎可能会在这个时候撤兵回广陵,以致使前功尽弃功败垂成
因此,荀贞故作沉吟片刻,然后慷慨说道:今起兵所为者,国事也董卓一日不除,汉家一日不安,天下一日不宁。陶徐州意取彭城,私利也彭城的失得无关国家事,纯是因陶徐州一念之私。我岂能因陶徐州之私而罔顾天下之公为此撤兵回郡,是断断不可的。
文直说道:陶徐州图谋彭城,固是因其私念,为其私利,可彭城如失,广陵将危,广陵如危,没了立足之地,君侯,又如何能为国家讨董呢
荀贞慨然说道:诚如公适才所言,今酸枣兵散,袁车骑袁将军不思战,我如再在此时回郡,留文台一人在颍川,则文台孤木难支,董卓或会趁此来攻,颍川外无险要,董兵来去自如,文台恐败,而颍川如失,讨董将会更难。因此,我以为,宁失广陵,我也绝不会撤兵。
这,这。文直不知该说什么好,叹了口气,说道,设若天下州郡皆能如将军忠义,董卓何足定也彭城又怎么会有此一难
荀贞环顾诸人,说道:撤兵回郡是断断不可的。如何应付此次陶徐州谋取彭城,诸卿可有高见
戏志才拈着胡须,思忖了会儿,对文直说道:陶恭祖谋取彭城这个事儿,其实也不算突然,早在出郡来颍川时,君侯与我等对此就有一点猜测,所以,在出郡前,君侯才特地留下了陈褒诸人统兵在郡,以为留守,於今想来,大约也正是因有陈褒诸人统兵留守,陶恭祖才会没有立即进攻彭城,并专门分了一支兵马到我广陵郡北游弋吧。
文直坐回席上,说道:噢原来君侯与君等对此早有所料了
戏志才点了点头,接着转过头,对荀贞说道:君侯,我细细想了想,陶恭祖有三郡在手,不但兵力远强过彭城,而且下邳东海皆与彭城接壤,一在其南一在其东,他如想取彭城,最好的办法应是奇袭,同时从两路进击,分道攻取,打彭城一个措施不及,可他现在却只是分遣了数路兵马,做出一副进攻的架势,而迟迟没有开战。以我料来,其中必有缘故。
是何缘故
他定是顾忌君侯。
噢
以我料之,他定是担忧君侯会从颍川回兵,相助彭城,所以他才没有急於进攻,而只是摆出了一副进攻的架势。
你是说,他这是在试探我
正是,他这是在试探君侯,看君侯会不会来救彭城。
戏志才的这个猜测是很有道理的。
荀贞名声在外,人皆知他善战,麾下兵精将勇,今在颍川,又吞并了孔伷帐下的万余兵马,更是兵强马壮,加上还有孙坚为同盟,他两人合兵,步骑达有数万之众,打董卓可能不够,但回击陶谦却是绰绰有余,因此,也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