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祭祀大典(1 / 2)

加入书签

觐见仪式举办的非常顺利,刘协和一票所谓的汉室忠臣看到李清远居然肯行跪拜之礼,顿时觉得此人应该不是那种飞扬跋扈之辈。

见到大官就磕头那是清朝的规矩,为的就是驯化人的奴性。

但是跪拜之礼就算在商周时期,也是存在的!

每当举行大型仪式庆典的时候,所有人都是要行跪拜之礼的。

第一次见皇帝,自然也在此列。

当年董卓率西凉军进京的时候在路上发现了汉少帝刘辩的马车,哪怕以董卓的骄横,当时也都是在陈留王刘协的呵斥下不得不在路边行了跪拜之礼。

要知道那时候的刘协才刚刚十虚岁,董卓也是天下一等一的混世魔王,结果都不得不屈从行礼,何况其他人?

当然了,跟满清那种奴才朝廷不同,除了这第一次的见面和每年一次的祭天大典外,其他时间文武百官见到皇帝都是不用跪拜的,只需要弯个腰就行。

因为李清远这边给面子,所以小朝廷这边倒是也比较给力,直接册封他为唐国公大将军录尚书事,同时给予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三项特权。

大将军是东汉最大的军事职称,拥有这个名号的李清远现在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征讨各方了。

袁绍那家伙虽说也是号称大将军,但是那个大将军是自封的,只不过以前袁绍号称天下第一诸侯,他们老袁家又是实力雄厚,所以根本没人敢在这点上找茬。

不过以后嘛!

呵呵,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了!

录尚书事则是一种虚职,代表的是李清远以后可以对文武百官的任免提出意见,算是名义上的吏部尚书。

只不过这种权利是受限制的,因为三公中的司徒士孙端,才是真正负责管人事的那个。

而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这三项,算是权臣,又或者说辅臣的标配了,就跟后世那个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或者坐轿子的殊荣一样,表示以后甭管什么时候,李清远见到任何人都不用行礼,同时就算是皇宫大内,他也是可以来去自如的。

当然了,这些都是先说好,正式任命的话还要等到五天后大朝会来得。

毕竟这可是大事,总不至于大半夜地仓促行事是不是?至少也要先把长安城内外给平定下来,同时昭告天下然后才能举办仪式。

于是李清远在跟小皇帝以及三公九卿寒暄了一阵后就离开了,虽说他很想直接扔几个导弹将这些家伙全都给炸死,但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人心所向,他又不得不忍住了这个想法。

哪怕他一开始就打定了直接干掉小皇帝推翻老刘家的想法,可是人必须是一种社会型生物,任何人都没办法真正地做到从心所欲。

别说这帮死脑筋的汉室忠臣,就算是他麾下也有不少人脑子转不过来弯好吧。

荀彧那种大汉纯臣自然不用多说,如果他真的弄死小皇帝直接自立为帝,恐怕就连赵云太史慈这种个人品德较高的臣子,都会提出反对意见的。

“文和啊!”

走在出宫的路上,李清远对着跟他共乘一车的贾诩说道。

“臣在!”

贾诩这人可没有任何的思想道德观念,小皇帝刘协虽说名义上是天下共主,可实际上真正手握兵权的几大诸侯,又有谁真的将他放在眼里?

其实刘协的能力放在历代帝皇中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若是生在太平年间说不定也能混个贤君的称号。

可是在这大争之世嘛?

刘协那点本事,还真不够看。

“你现在的职位是郎中令对吧?”

作为此次联络李清远进京除掉二贼的最大功臣,贾诩自然也得到了朝廷的封赏,从原本的光禄大夫直接晋升到九卿之一郎中令的位置。

郎中令的主要责任就是负责皇城和京城的城门,有些类似后世满清的九门提督,可以说绝对算是控制京城内外的重要枢纽。

郎中令和卫尉两人,可以说完全掌控了京城内外的防守,所以只要将这两个位置控制在手里,也就等于掐死了小朝廷的命脉。

以前这两个位置被李傕和郭汜的嫡系亲属占领,这次贾诩用计除掉了二人,这两个位置自然也就空了出来。

“臣这个郎中令只是过渡,过几天估计就要被升为奉常了!”

九卿虽然品级相同,但也是分高下的,奉常这种负责祭祀和礼仪的官僚,才是九卿之首。

在元明之前,礼仪最大,唐朝开三省六部的时候,礼部尚书才是六部之首。

等到史部尚书成为六部之首的时候,已经是明朝的事了!

“那新的郎中令和卫尉,朝廷有人选了吗?”

“国丈伏完,可能会接替文和担任郎中令一职,董美人之父董承,应该是接任卫尉!”

刘协那家伙年前刚刚举办了大婚典礼,作为天子大婚自然不可能只娶一个,而是同时纳了一名皇后和两名美人。

伏完就是皇后伏寿的父亲,而董承则是董美人的老爹。

至于另外一个美人?

据说那是郭汜的女儿,已经死在几天前的冲突当中了!

不得不说,这年头做大事的都是狠人,哪怕刘协这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