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闾山召唤(1 / 2)
晚上;
高友玑大人为了感谢黄慕松等人救了自己的儿子。
在其家中摆了三十大桌酒席,请上高山村老老少少全过来用餐,可见他还是下了大血本。
桌上早已坐满了村民,他们正满脸春风聊着。
高友玑大人带着夫人、儿子、女儿、一一地打招呼。
见到人齐了,高友玑大人站了起来,有着得意的笑道:"各位父老乡亲,我高某人祖籍河南新郑人。父亲高拱,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拜文渊阁大学士。"
"我调任温州府县一职时,全家就移居在中雁荡高岙村居住,"
"在此,首先感谢的是黄慕松等几位小兄弟,救治了我女儿的怪病,给了我女儿高好的重生!"
显然,这个"高好"是刚取的名字,高友知大人既怀念儿子,又喜欢女儿,"好"字才有子有女。
"借此机会还特别感谢一下雷大夫,我们本就是亦友亦敌。他不计前嫌,还出手救治我女儿,此品德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还要感谢全体的村民这几天对我全家照顾有加,如兄弟,似父母。"
"总之,我摆了这几桌酒席,就是感谢大家的照顾。希望大家今晚吃好喝好。"
最后,高大人举杯道:"废话就不多说了,我先干为敬。"
他一饮而尽。没有官架子。
黄道照开口说道;"高大人,你与我们家慕松已是称兄道弟,不如这个官就不当了,来我们村一起生活,分你一半财产。"
高友玑大人喜道:"好啊,老爹!我们下个月就可以搬来住了。前天刚刚收到家父通知,让我病退,带上家眷隐居乡下。"
凡对政治有点关注的人都能听的出其中之含义,朝中即将风云再起,会伤及无辜。
黄慕松咯咯的一笑,道:"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明天我就让人安排给你家造房子,希望在一个月之内就能住上新房子。"
高大人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夫人,儿子和女儿,点了点头,道:"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饭桌上已经是杯残狼藉。
黄慕松突然闭上嘴巴,从如意乾坤袋中又取出闾山招唤牌子。
其表面竟然在一起一伏的闪烁着淡淡的光芒。
当让众人为之而惊讶!
明显是闾山召唤。
接着,大师兄·风的声音响起,道:"小师弟!听到请回答!请回答????"
黄慕松忙回道:"大师兄,黄慕松听到,黄慕松听到。"
"小师弟,新年好!"
"大师兄,新年好!"
"师父命令如下,你且听好。"
"大师兄请讲。"
大师兄·风,道:"仙游县一带有个与别地不同的做寿风俗。"
"这地方,只要老人年龄满“十”那一年,不管是某月某日出生,做寿的日子一般都在当年的正月初三举行。"
"其由来起因说是与九鲤湖仙梦有关。"
黄慕松紧问道:"大师兄,什么是九鲤湖仙梦?"
大师兄·风,道:"这个说来话就长了????"
这时,一旁的高友玑大人插话道:"这个我知道,待会儿我跟你说便是。"
高友玑大人话虽这么说,依然在惊讶中没有回过神来,还不断围着黄慕松打转,口中轻声地啧啧称奇。
他一会儿抬起他的胳膊,一会儿又摸摸他的腿脚,来确定眼前的一切是否真实存在。
显然这般神奇,在他看来实在太过匪夷所思,达到忘了自我的程度。
大师兄·风,见有人知道这故事,便喜道:"那我就直接说正题了。据师父所说,有一位姓唐的母亲,因病眼睛突然失明。"
"其儿子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秀才,不仅才高八斗,而又是一位出名的大孝子。"
"为医治母亲的眼疾,放弃了上京赴考的机会,为其母亲四处求医。"
"这眼疾可不好治,寻医数载,医治总不见效。"
黄慕松插嘴道:"这人有点愚孝,有这么高的学问,应该先去考取功名。"
"有了功名,就有了庞大的人脉,寻医问药就简单多了,可能还会有医者登门拜访免费医治。"
"再者,其母亲得了眼疾,医治不急于一时半会。现在可是几年没治好,仔细想想他很愚蠢。"
"可是科举考试三年才有一次,错过的不仅仅是三年,是机会。下一次科考就不一定会成功。"
"哎!"
黄慕松为此深深的叹了口气,显然觉得唐秀才所做的事在他眼里有点唐突。
大师兄·风,接着道:"只因为他唐突、愚孝、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受到我们闾山的重视。"
"最近,他又听人说,九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