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漏了个人(1 / 2)
“唉,据说是私藏重宝啊。”
一名身材略显肥胖的男子一边慢慢抿着酒杯里的美酒,一边重重地叹息一声说道,
“怀璧其罪啊。”
坐在酒桌旁的其他人听到这话,也都纷纷跟着叹息起来,并无奈地摇了摇头。
重宝!
这个词如同一道闪电般划过黄弈和池燕的脑海,让他们瞬间精神一振,同时紧紧抓住了这个关键词。
黄弈立刻转身面向后面的酒桌,伸手轻轻拍了拍坐在那里的一位青衫男子的肩膀,开口询问道:
“这位兄台,你可知那杨府私藏的重宝,究竟是何物啊?”
青衫男子听到声音转过头来,看到一脸好奇的黄弈和池燕后,微微一笑,回答道:“想必二位应该是从外地而来吧。
这杨府呢,听闻他们藏匿了一本号称天下第一的兵谱,结果却不知怎的走漏了风声,被人告发了出去。”
“是啊,听说这事还惊动了京城里的王爷呢。
是他亲自带了一大批官兵去搜查,查抄了杨府呐,当时那场面可真是吓人得很啊。”坐在旁边的另一位男子也插进话来补充道。
“那么兄台是否知道那本,‘堪称天下第一’的兵谱究竟叫什么吗?”黄弈听后微微皱了皱眉,接着向青衫男子追问道。
青衫男子闻言用力地拍了一下桌子,放声大笑道:
“哈哈,这还用问吗?自然是那传说中的江湖至宝——《玉龙经》咯!”
《玉龙经》!
当黄弈与池燕耳闻“玉龙”二字时,他们的瞳孔骤然扩张,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惊愕之情。
黄弈稍稍定了定神,向青衫男子表达了一番谢意。
紧接着又开口询问道:“不晓得兄台知不知道这杨家中还有没有人活下来?”
他的话语刚刚落下,在场诸人旋即敛起笑容,彼此对视一眼,开始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
青衫男子听后也无可奈何地叹口气说:“唉,兄台应该心知肚明。
那杨家必定没人会从皇军眼皮底下逃走。即便当真有人侥幸活下来,这些我们也是不便妄加议论的啊。”
黄弈看着眼前这些人一个个都沉默不语、欲言又止的样子,想来也是。
罪臣之事确实不宜在公共场合过多议论。
于是,他也不再追问,转头看向坐在身旁满脸失望之色的池燕。
青衫男子与其他听众见状,纷纷摇头轻笑,转而竖起耳朵,听说书先生讲故事,继续品尝酒菜。
面对一桌子丰盛的酒菜,此刻黄池二人都毫无食欲。
“算了,我们先走吧,抓紧去找那孩子。”
过了会儿,黄弈靠近池燕,轻声说道。
话毕,他带着池燕缓缓起身,迈步走下楼梯。
结完账,踏出酒楼大门,池燕终于按捺不住心情,义愤填膺道:
“那群人看上去一个个对杨府灭门惋惜不已,其实都只是把它当成饭后谈资罢了。”
黄弈听后也感觉心里不是滋味。
“诶,不过那《玉龙经》,我们好像听花爷爷提起过啊。”
池燕忽然又说道,变得惊讶起来,“好像总共有两本呢!其中一本叫《玉龙子集》,而另外一本嘛……连师父他老人家估计都不知道叫啥。”
“等等……”
黄弈目光四下扫了一圈,注意到不远处有一条狭窄的小巷道,一边朝着那个方向走去,一边轻声对身后的池燕说,“这里人太多了,我们还是到那边去吧。”
说完便加快脚步走进了小巷。
池燕见状也迅速环视了一下四周,确认没有异样之后,连忙跟了上去,紧追着黄弈的身影跑进巷子里。
站定之后,黄弈忍不住感慨起来:“杨府遭到灭门之祸,怕是背后有人在陷害啊。
只可惜这世上大多数人都蒙在鼓里,无法看清真相……”
池燕听了也不禁长叹一口气,
“是啊。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江湖上已经开始流传起《玉龙经》了,恐怕不久将来又要掀起一阵血雨腥风了……”
她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忧虑的神情。
黄弈和池燕都十分清楚《玉龙经》会带来什么祸事。
他们不止一次从师父那听到过许多关于一百年前那场江湖灾难的故事:
那是发生在大春朝庆元四年的平陈之乱。
西域雪山的玉龙山庄,坐拥江湖第一门派——昆仑派,将其镇派之宝——《玉龙经》,奉为武林圣经,冒天下之大不韪,仗势欺人,目无王法,横行霸道。
最终在大春国皇军和众多武林高手的联手镇压下,被夷为平地,《玉龙经》也随之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
然而,许多勇士在这场大战中陨落,其中最令人悲痛的当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