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沤肥好物(2 / 3)

加入书签

“达扬哥,你看这小子说的都是真的吗?怕不是哄我们玩儿呢。”

“沤肥用得着特地换羊粪麽?”

“不,他早早来了,我见有好些人似乎也认得他,对他恭敬,等到最后才与我们说这事,估计是早有想法的。”达扬回忆着近段时间在嘉州看到新出产的各种薯类和五谷,多半是育植出新的作物了。

——

天寒地冻,县衙宅院一派热闹。

裴夫人知晓傅有珩自创了诸多菜式,她听着家丁说,集市上的人都仿照着傅公子的菜式出摊,但是他本人却毫不介意,有人在街上直接询问他做法,傅有珩还耐心地与他们讲解,压根不担心自己的秘方被他人学了去挣钱。

然而,即便菜式被人家掌握、不出几日周围都是相仿的面点,傅有珩的摊档日日火热、人气爆满,因为他每日出售的食物都不同。

前来购买的人们多半是来看看,傅公子到底能把这米面做出什么花样——素菜包子、五谷发糕已经是最简单平常的食物,大伙儿只吃过一次都能在家中自制。

那点缀着青绿葱花的咸口长花卷、葱油饼、黄豆酱千层饼、糯米糍简直深深勾住了百姓们的胃口,他们从不知道,原来面粉能做这么多好吃的。

往日家中余粮少,众人饭桌上鲜少出现精细粮食,白馒头对他们而言都是香甜软绵的美味,现在傅公子这五花八门、香气扑鼻的面食糕饼,无疑是瞬间令人垂涎三尺、茅塞顿开——他们也可以尝试!

傅有珩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每日的出摊进账都不会少于一个银锭,他收档回到县衙后,马不停蹄就到厨院教着厨院的伙计们做新菜式。

裴夫人闲不住,也跟着到厨院旁观学习,她知道入冬后县衙衙役小吏们空闲下来,还与裴知县借了好几人干活儿。

“有珩,这一桶米浆是要做什么?”裴夫人好奇道。

“裴夫人,我们做米粉条,这粉条可以蒸、煮、炒,口感丝滑细腻。”傅有珩说道,“在这之前,还得和弄一番。”

往米浆中不断加入晒干的淀粉,几个男人不断搅拌和弄,老半天后,黏黏糊糊的米糊渐渐变得光滑成团不沾手。

裴傲跟在傅有珩身边忙活,他提前在[食坊]中见过米丝、粉条的样子,此刻是兴致高昂地准备材料,叫人抬出一大口锅,里面是烧开的水,另一个大木盆则盛了满满的冷水。

“珩哥,我来试试。”裴傲拿着木头圆盆,它与普通盆钵不同,底部是密密麻麻的小孔洞,是傅有珩特地找老木工制成漏勺的模样,用以手工制作粉条。

“好,我给你加粉团,若是累了就换人。”傅有珩往木盆里加上粉团,裴傲则不断用手拍击着光滑厚重的粉团,周围的人们都凝神观看。

“哇啊!”裴叡仰着小脑袋,率先就看见了从木盆孔洞里挤垂出来的好几十条细□□条,不免惊喜出声,他可馋珩哥做的食物,每当一有空就前来看看。

那雪白细长的粉条密密麻麻垂坠下来,落入沸水中很快就被烫熟了成型,厨娘用勺子捞起一圈又一圈卷挂在长棍上,随即放入冷水中冷却降温,这样经过反复和弄捶打的米团烫出来的粉条口感一定细滑有弹性。

裴夫人见了也惊叹连连:“这甚是奇妙,有珩你懂得真多。”她不由得佩服地望向这青年,傲儿跟着他也学了不少学堂里学不到的知识。

“夫人您过奖了。”傅有珩笑笑,示意赵五等人也上前来一同做粉条。他一次定制了不少大木漏勺,以后做绿豆粉丝、红薯粉条等等都能用上。

有了他们二人做示范和指点,家厨们学起来飞快,厨院里十几人忙活得不亦乐乎。

冷却后的粉条挂在阴凉通风的屋檐下晾晒,能存放好几日,趁着粉条新鲜,水分一滤干,傅有珩当下决定做几道菜给大伙儿尝尝。

蔬菜收获那日,他从山庄里运了好几车到县衙的地窖里存放着,当做是送给裴傲一家过冬的小心意,取了几颗包菜和一根胡萝卜切丝,打散鸡蛋、搅拌均匀,用上一小块厨院备好的肉剁碎,浇上花生油和酱油抓腌。

油锅一热,分别倒入蛋液、碎肉炒制微微金黄,盛起后继续煸炒配菜,断生以后加入米粉,热油瞬间炒香了粉条,浓郁的米香、花生油香、蛋肉香洋溢在院里。倒入酱油和炒好的蛋花、肉碎翻炒均匀,很快就可以起锅了。这会儿云朝的酱油都较咸,若是用了酱油着色,一般也不额外加盐巴。

傅有珩的动作一气呵成,从备菜、炒制到出锅,流畅得仿佛做过千百遍,因为炉火旺,大家明明才眼见着包菜丝、胡萝卜丝和粉丝刚下锅,只稍稍翻炒三四下,粉条就瞬间被炒得泛金。

真的太快了!

厨师们围观学习得目瞪口呆,也被这浓香勾得连连吞咽口水。傅有珩会毫无保留地在他们面前做一遍菜式,以后他们都可以自由地仿照烹制同样的菜式,若是不懂的,还可以直接问傅公子,他也会耐心解答。

“好香!”裴傲迫不及待地想要尝味儿,知道娘亲和弟弟还在等待,也给他们几人盛了满满一碟送去,“辛苦珩哥了,快过来一起吃罢。”

“好,你先过去正堂,这炒粉烫,慢些吃。我晚些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