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承恩伯府(1 / 2)
肖府和承恩伯爵府距离并不远,一炷香的时间,两辆马车已停在了伯爵府门前。因两家平时走动比较多,又有这层关系在,前脚有人回去通报,后脚就有人直接把马车引进了二门。
“给老夫人请安,给大夫人、二夫人请安,两位小姐安!”马车刚停下来,承恩伯太夫人身边的大丫鬟早已迎了上来,亲自引着一行人往里走。
肖老将军原来是老承恩伯手下的参将,据说曾经还救过老承恩伯的命,后来跟着他一路封了官,因有着这层关系在,两家女眷走动的一直比较近。后来又成了儿女亲家,关系就更密切了些。
“我今早还听见院子里的喜鹊在叫,紧接着你们就来了,本来我还想着,这平白怎么来这么多的喜鹊,原来是告诉我有贵客上门!”一行人腿刚迈进屋还没落座,承恩伯太夫人已和肖老夫人开起了玩笑。只见肖老夫人并未接茬,有些赧然的和承恩伯太夫人说道:“说来惭愧,我今天来是和太夫人赔罪的,还请太夫人赎罪。”说完,就要往下行礼,被承恩伯太夫人一把拉住:“到底出了什么事,你我姐妹这么多年,还有什么不能直说的。”肖老夫人顺势又坐了回去,说道:“今日玉珠和李姑娘在府上玩闹,也是跟着的丫鬟婆子大意,李姑娘不小心从假山上滑了下来。”“可是摔得有些重?”承恩伯太夫人连忙追问。“不、不,就是破了点油皮,请大夫看过了,没事,保准不会留疤!就是受了些惊吓,人一直不笑不闹的。”肖老夫人急急的解释道。“小孩子哪有不磕磕碰碰的,这人没事就好,我还当什么大事,至于你带着媳妇孩子急火火的赶来,你就是太小心了些。”承恩伯太夫人回。
正事说完了,众人话起了家常,承恩伯太夫人把现任承恩伯夫人也请了来,还刻意叫府医又给李姑娘看一下,伤的确实不重,真的仅仅破了点油皮,按府医的说法,药都没必要上,过几天自己就好了。
说到京都的承恩伯爵府,上数十几年,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老承恩伯一辈子替先帝驻守边关,战功赫赫,先帝数次想要给他加官进爵,都被老承恩伯以“自己才薄智浅,功劳小”给推了,否则现在的承恩伯府怎么也能再上两个台阶,得个公爵侯府之类的。
不过福祸相依时运变,人生风水轮流转。因老承恩伯的屡次推托,弄的先帝有些不喜,后来索性把他从边关召了回来,也并未再授予官职,只能守着爵位过日子。所以新皇登基清理旧臣时,并未把承恩伯府计算在内。当年先皇在世时的四王八公现在被削的削减的减,已陆续消失了大半,而承恩伯爵府却因爵位不显官位不显被传承了下来。
老承恩伯一辈子只有一嫡女,归隐后小妾通房也无数,但最终也没再造个孩子出来,更别提儿子了,故对这个仅有的女儿宠若珍宝。因女儿自幼身体较弱,婚配时更是精挑细选,把女儿嫁给了自己老部下的次子,也就是怡秋的父亲。又为了女儿能有个依靠,过继子嗣时未像旁人一样首选幼子,而是选了一位品行不错,大个女儿几岁,已经婚配的成年男子做嗣子,也就是现在的承恩伯。
可能老承恩伯因早年在战场身体消耗确实太大,后来虽一直精养着,各种补品更是喝水一样灌下去,但仍无大的起色,做完了这些,可能感觉了无牵挂,老伯爷不久就撒手人寰。
虽有老伯爷的精心安排,但幸运之神并没有眷顾这个女子,老承恩伯故去没几年,肖二夫人也追随他而去了。可以说老承恩伯看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前肖二夫人临终托孤,在前肖二夫人病榻前,现承恩伯与她换了更贴,把一岁的玉珠定给了当年四岁的承恩伯世子,此举也为承恩伯赢得了不少美名。
此李姑娘,乃承恩伯生身父母所生,按血缘关系看为承恩伯胞妹。趁着其他人聊天之际,承恩伯夫人又撇了一眼头上缠着纱布准备回住处的李姑娘,立时感觉一个头两个大,一会儿她的那个婶婆婆还不一定要怎么闹。自打承恩伯过继后,他们夫妻就都称原来的父母为“叔叔、婶娘”。
人人都说承恩伯夫人命好,小商户之女,正常嫁人生子,孩子都一岁,谁也没想到摇身一变竟成了承恩伯夫人。可谁又知道她的苦,上面两个婆婆,一个站着名分一个占着情分,她都是得罪不起的。看看站在承恩伯太夫人身边的玉珠,想到以后自己还会有个同样得罪不起的儿媳妇,更是一阵心堵。
送李姑娘回去的丫鬟回去不久,又折返了回来,说是后院的李老夫人请承恩伯夫人过去一趟。看,果然猜的没错,这客人还没走呢就闹了起来。承恩伯夫人忙跟着众人告了罪,随丫鬟走了这一趟。主要她怕万一不去一会儿真闹起来,这丢脸丢到外人面前。
“我这命苦啊,这生儿子成了给别人生的,攀了高枝了连我这亲娘都不认了,堂堂一个承恩伯,这妹妹受了这么大委屈,都破了相了也没给个说法,我这碍人眼的老婆子,我还活着干嘛,我不如死了算了!呜呜呜”刚走进半月形院门,承恩伯夫人就听到一阵哭闹,不用猜,闭着眼睛也知道里面的主角是谁。可能今天烦心的事太多,承恩伯夫人没了往日的那么多耐性,走进屋子嘱咐李老夫人的丫鬟收拾东西。
只见原本坐在地上哭的李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