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2 / 3)
据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筳几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而所谓的六礼,据仪礼的记载,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据说六礼是创于周朝的,有学者认为周文王时代已有六礼,不过亦有人不从六礼。
汉平帝元始三年,刘歆等杂定婚礼,四辅公卿大夫传千朗史家属可行亲迎,次年立皇后亦纳采、卜吉。魏晋南北朝时,皇太子娶太子妃的婚礼都没有请迎,自东汉到东晋时很多时都不依六礼成婚。
唐代以后,皇太子开始请迎,而亲王的婚礼都会依随六礼。后来暨“问名”于“纳采”和“请期”于“纳成”;是故虽然概念上还是依六礼而行,实际上只有“纳采”、“纳吉”、“纳征”和“亲迎”四礼。而朱子家礼更将“纳吉”和“纳征”合为一礼,所以只有三礼。
三书六礼
三书
三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亲书:
聘书聘书是订婚用的书,于“纳吉”(过文定)时男家交给女家。
礼书礼书是“纳征”(过大礼)时使用的书,礼书内会详细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
迎亲书顾名思义,迎亲书即迎娶新娘时的书,即在“亲迎”时使用。
六礼
纳采又称“采择”,相当于后世所称之“提亲”、“说媒”。表示男方曾审慎考虑之后所做的决定。《文公家礼》说:“纳其采择之礼,及今世所谓言定也。”而古代较为朴实简单,具《仪礼士昏礼》记载,士大夫阶层所执的见面礼,即称“贽”或“挚”,仅“用雁”。其原应执雉而已,但雉不易活捉,多为死雉,婚时不宜,且婚礼为人生大事,故特许新人得越其身分等级穿戴与使用衣着行头。
唐杜佑通典里就记载了三十种纳采的礼品:
礼品象征
汉服婚礼现场
元纁、羊 元,象天,纁法地,羊和祥也,群而不党雁:雁则随阳
清酒:清酒降福
白酒:白酒欢之由
粳米:粳米养食
稷米:稷米粢盛
蒲:蒲众多,性柔
苇:苇柔之久
卷柏:卷柏屈卷附生
嘉禾:嘉禾须禄
缕缝衣:长命缕缝衣,延寿胶能合异类
漆:漆内外光好
五色丝:五色丝章采屈伸不穷
合欢铃:合欢铃音声和谐
九子墨:九子墨长生子孙
金钱:金钱和明不止
禄得、香草:禄得香草为吉祥
凤凰:凤凰雌雄伉合
舍利兽:舍利兽廉而谦
鸳鸯:鸳鸯飞止须四鸣相和
受福兽:受福兽体恭而心慈
鱼:鱼处渊无射
鹿:鹿者禄也
乌:鸟知反哺,孝于夫母
九子妇:九子妇有四得
阳燧:阳燧成名安身
又丹:又丹为王色之荣,青为色首,东方始
问名:问名是指男家询问女家关于女家女儿的姓名、时辰八字,如女家接纳男家的提亲,就会把女儿的姓名和时辰八字等交给男家,放在神前或祖先前以占卜吉凶,如卜吉兆的话,就会决定娶女家的女儿。
纳吉:纳吉,即过文定,有一点像西方人的定婚,这时其实婚事已初步议定。
纳征:纳征,即过大礼;“纳”是的意思是聘财,而“征”就是“成”的意思,亦即是说男家需要纳聘礼后才可成婚的意思。过大礼时,男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须是全福之人)约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聘礼到女方家中;完成纳征的仪式后,婚约便正式定立。
请期:请期即是“择吉日”成婚的意思。男家会择定一个成婚的良辰吉日,再准备婚期吉日书和礼品给女家,女家受礼及同意后,便可确定婚期。
亲迎:亲迎亦称迎亲,就是在结婚之日,新郎会与媒人和亲友一起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前往女家之前会先到女家的祖庙行拜见之礼,然后以花轿接新娘回到男逐。新人会在男家举行拜天、地、祖先的仪式,然后送入洞房。
之后还有换家谱等等。
但最激动的还是最后的掀盖头不是么?
以伊迪斯人形模样穿上凤冠霞披是个什么样呢?
伊迪斯少见的留了个神秘。
让一切都变得有趣。
复仇者联盟送的礼物到位了。
是一座用岛屿改变的中世纪魔法游戏。
托尼斯塔克赠送了一副战衣,又又又是战衣。
彼得和梅送的是亲手制作的蛋糕,旺达和查尔斯则是负责了整个婚礼外景的改变。
奇异博士送上了一个小巧可爱的地狱犬。
等等等等。
最让莱利意外的是阿斯加德代表的礼物,两只山羊。
你敢想象吗?
不过这是传说之中雷神的坐骑。
一只名为“裸齿咆哮者”,另一只名为“磨齿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