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翻地覆,日转星移(1 / 7)
最新网址:bixiashenghua自七八年以来,中国发生了许多了不得的大事,或气吞山河,或扭转乾坤。
有时千钧一发,有时悬崖勒马。
但有两个年份,即便再过一百年,人们也不应该忘记。
一个是改革之始,一缕阳光照入裂隙的一九七八。那一缕阳光,给了太多人希望。
一个是中道遇阻,然后被一个老人,以八十八岁高龄之躯,生生凿穿铁壁的一九九二。
这個阻力,倒也不是说有坏人。
在没有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强大如北极熊这样一个煌煌社会主义大国,就因为改革而崩塌,谁能不怕?
而北极熊崩塌后,毛子百姓的惨状,三个黑面包就能享受一个妙龄少女的肮脏故事居然会发生在老大哥国家,谁能不痛心?
在这个时候,国内有太多人担心大陆步毛熊的后尘。
他们希望收一收,稳一稳,等一等,再看一看,不能说错。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学者,都在等着不费一枪一炮,红色大陆随着她曾经的老大哥一起走向灭亡。
在这样天崩地裂的影响下,老人南下途中发表的讲话,甚至都没有被刊发上报,也没有上新闻…
这意味着什么…
而如果再拖延下去,本就孱弱的经济将会遭到真正毁灭性的打击,从七八年以来所有的努力,将会全部付诸东流。
无数的工程,成为烂尾楼,但负债还在。
更严重的是,错过了接收西方、东亚制造业外移的机会,那未来中国会变成什么样?
毕竟,不只有中国才有这个机会,印度也有可能。
印度不是没有接受西方外迁的制造业,恰恰相反,他们接收的是“高端”制造业。
中国接收的制造业,诸如鞋袜帽小五金之类的,和印度接收的it服务业比,低端的太多。
如果说中国接收的是实体业的“脏活”“累活”,那印度接收的是软件业的“脏活”“累活”,编程。
程序员也是非常累的,但所得的报酬,比鞋帽袜之类的制造业高的太多。
那为什么印度没有崛起,反而是中国?
这里面的差别是什么?
差别是中国的制造业,可以服务西方,也可以服务本国,最重要的,是可以带动中国的工业化发展。
阿三的it服务员看起来高大上,但服务的全是西方的软件公司,本土连工业化都没做到,到九十年代末,阿三服务业的经济占比甚至高达百分之五十五,这是发达国家才应该有的第三产业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真的成了发达国家,因为他们服务的都是外国人,底层百姓毫无益处。
如果这个时候,中国再次锁紧国门,低端制造业也向印度倾斜的话,二十年后腾飞的就真的可能是印度了…
这就是历史的十字路口,绝无丝毫夸张之处!
回头看看,如果不是一个八十八岁的老人拖着老迈的身躯南下走一趟,几十年后在互联网上骂街的人,估计还要拿着粮票排队去买二合面。
当然,就算夸出一朵花来,第二天李源也没去见面。
他眼下的心态多少有些不大平和,毕竟刚刚放了枚大烟花,还得稳一稳。
他也不想跟着参观队伍,让人拍照。
所以只有李幸去见了面,李源在鹏城的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看。
一九九二年的鹏城,比起十年前、五年前,已经进步的不小了。
满大街的汽车,也甭管是捷达、夏利、桑塔纳还是津门大发,至少不再是满大街的自行车。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一个诗篇…”
嘴里哼着小曲小调,李源悠闲自在的遛着弯儿。
反正有没有他,有没有大唐,中国都会强大起来,都会走上正确的道路,所以他轻松的很,一点包袱都不给自己加。
“突突突突”,解放车载着一车满面灰尘的农民工驶过,开向建筑工地。
李源正准备换个方向,不在大道上吃灰了,忽然听到有人在喊:“干爹!干爹!”
他侧脸看去,就见不远处一辆红色小轿车副驾上车窗被摇下,张莉的圆脸上满是惊喜的在招手。
李源笑着走了过去,问道:“你们怎么在这?”
“上车上车!”
驾驶座上,陈小旭眉开眼笑的说道,双手抓着方向盘,有些小得意的扭了扭腰肢。
林黛玉戴着墨镜开汽车,了解一下。
李源上了后排后,看着身穿西装的黛玉和宝钗,有些想笑,于是就笑了。
两个姑娘也在笑,陈小旭重新开车,张莉笑道:“鹏城院线初建已经完成,田玲又看上了这边一个歌手,叫杨钰莹,希望我们过来谈下来。正好杨钰莹在这边演出,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