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安内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省六部(1 / 2)

加入书签

陶然居位于正阳街甲字第十八号,自从被李泓赐予吴乾后,那里便成为了暗影卫在埤城的据点。

如今吴乾身份晋升,李泓原本想要赐他一座更大更豪华的宅院,却被吴乾婉拒,因为再奢华的府宅,没有弟兄们的陪伴便只能算是房子,有了弟兄们的陪伴才能称之为家。

想到梁仁、胡车、祝公道等兄弟都成了郎将,负责驻守埤城,这么多弟兄都挤在陶然居也不是办法,吴乾所幸一口气将陶然居前后左右的宅院全都买了下来,分给一众兄弟居住。

要知道,埤城作为丰国王都,乃是高官巨贾聚集的地方,宅院很多时候都是有价无市,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不过吴乾开出的价格完全令人无法拒绝,再加上他如今的身份,恐怕没有人敢拒绝这种买卖。

安顿好一众兄弟,吴乾原本想着在陶然居好好休养一阵子,上次强行催发自身潜能,导致他伤势更加严重,好在有静兰贴身照顾,如今他也至多能够行走站立,想要运功仍很困难。

奈何王宫兵变,一下子剪除了过半朝中官员,各部寺衙因为缺少官员致使政令不通,朝政自然受到影响,而丰王李泓如今只听吴乾这个太傅的意见,所以他想休养也不可得。

这不,每天寅时一过,吴乾便得拖着疲惫的身子起来洗漱,然后穿上复杂的朝服,赶在卯时三刻前到王宫参加朝会,个中辛苦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深有体会。

当一众大小官员齐声朝着丰王叩拜问安后,李泓示意众人免礼,只见偌大的朝堂上稀稀拉拉站着半数不到官员,显得宫殿异常空旷。

李泓眉头一皱,忧虑道:“王仁则犯上作乱,朝廷减员严重,致使各部寺衙政务无法开展,诸位爱卿有何建议?”

朝堂上站着的,都是当初选择闭门不出的官员,对于这些人,不积极救驾便是大罪,可正因为如今朝廷眼中缺人,所以李泓才不得不暂时给他们记在账上,忍气继续用之。

听闻王上垂问,一众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顿时也没了主张。

这也不怪他们,当时的官员任用机制是举孝廉,也就是由德高望重的官员荐举德才兼备的才学之士出任官职,可如今朝中官员本就损失大半,加上丞相王仁则被诛,太尉冯彻年事太高,只能卧床,三公如今只剩下御史大夫凌盛一人,这让众官一时半会去哪里举荐这么多人来补缺?

见众官一个个满面难色,吴乾也跟着思索了起来。

如今朝廷施行体制有点像是秦汉时期的是三公九卿制,这种体制往往容易造成相权过重,甚至威胁到王权,王仁则的事情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加上九卿职责划分模糊,官员体系繁冗,导致中间执行环节过多,效率自然变慢……

有没有哪种体制可以取而代之呢?

忽地,吴乾灵机一动,随即出班奏道:“微臣倒是有个主意,只不知是否妥当。”

“哦?”李泓面色一喜,忙说道:“太傅有何主意快快请讲。”

吴乾洒然一笑,道:“我们现行的体制有几个弊端,比如相权过大,官员繁冗,效率低下,再加上如今的确合适人选来补充空缺,所以我建议咱们适当地改革一下。”

上官瑾伤势也未愈合,但常年混迹行伍,她的体制自非一般

女子可比,听闻吴乾说要改革体制,她不由得好奇问道:“吴太傅怕不是信口雌黄吧?没听说你除了领兵打仗有一套,这改革体制可不是开玩笑的!”

对于上官瑾的嘲弄,吴乾不以为然,只听他道:“反正我们也没有合适人选,不如趁机将三公的职位给撤掉!”

“什么?”

此语一出顿时引起朝堂上众人议论纷纷,首当其冲的便是仅剩的三公之一御史大夫凌盛,只见他须发倒立,满脸气氛道:“三公乃是朝廷支柱,岂能说撤就撤?”

“正因为三公权力太大,才会出现王仁则这种野心家想要窜上谋逆。”

吴乾笑吟吟说道:“撤掉三公,把权力分配给三省和六部,从而实现各司其职,权力均衡,互相牵制岂不更好?”

凌盛今年也快六十岁了,说实话,他之所以反对撤销三公,一小部分是出于个人私心,但大部分还是担心没有三公统领,一班朝臣如何能够正常运转。

小丰王李泓闻言却来了精神,只听他好奇道:“何谓三省?六部又是哪六部?”

吴乾信心满满解释道:“所谓省,并非某一个官职,而是一个机构,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决策草诏,门下省负责审核监督,尚书省统领吏部、兵部、户部、礼部、工部和刑部,负责具体执行和落实各项政策及制度,如此,便可避免大权旁落到任何一个人身上。”

“妙哉妙哉,太傅请继续讲!”李泓闻言拍手称赞,上官瑾、凌盛等人则陷入认真思考之中。

“六部各设尚书一名,其中吏部负责官员考核、任用和升降;兵部负责兵籍和军令;户部负责户籍财政;礼部负责祭祀和礼仪;刑部负责司法刑狱;工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