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入汴州(1 / 4)
八月二十五日,李晔在贞观殿召见了张存敬等人。
曾经互相的死敌,如今竟然坐在一堂,畅聊天下的未来。
孔纬、王抟、崔胤、陆扆、孙偓、刘崇望、高克礼、顾弘文、丁士良等南衙北司长官和翰林学士崔远陪同,张存敬没有说太多话,只是观察李晔的一言一行,在心里暗暗记录。
皇帝虽然才二十五岁,但举止却非常稳重。
端庄大方,温尔文雅,眼神凌厉,面带笑意,工于心计,这是个有野心的皇帝。
张存敬记下。
这位皇帝虽然杀人不眨眼,但每每说到天下百姓,他的眼睛里总会放出光芒,眼神和语气也会变得温柔很多,这应该就是皇帝最后的温柔了吧,看来这是一位心怀苍生的皇帝。
张存敬记下。
朝野盛传皇帝猜忌多疑,但他确实舍得放权,似乎无所顾忌,每每看向近臣,无论是北司中官还是南衙宰相,他的脸上总是带着一丝澹澹的笑意,好像他们真的亲如一家人。
张存敬记下。
尽管这个暴君在战场上杀了汴宋十万儿郎,张存敬却找不到理由反驳。
成王败寇,赢了就是圣人。
皇帝讲了他的降税减赋大计,嚣张放话要永免天下田赋,还说等到天下太平后,要给困难老百姓发放补助,他承诺在现行的税率上十年不加派,还表示将来要在全国范围内疏通官道、驿站、运河,还要大兴水利、盐铁、学校,还要剿灭全国麻匪,还要光复安西故土。
解救化外唐儿,再次打通丝绸之路。
……
皇帝很嚣张,说是将来要做到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人人有工做。
大唐子民出国远行经商,背后会有强大的朝廷为他们撑腰,唐儿不会是任何人的奴隶。
桂管、邕管、容管都要屯田,岭南、安南、静海还要开荒。
关于天下镇帅,皇帝也表明了态度。
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入朝为官则高位以待,割据一地则屠城灭国,杀到世间无人敢称尊。
至于被俘虏的丁会,皇帝表示可以酌情免除死罪。
关于汴州文武百官和十万将士,除去李振这一批勋贵世家子弟,其他人他都可以开恩,但是也说了,宣武十都衙军都是丙级战犯,按律都要剃发刺配黔中,举家流放岭南开荒。
汴州衙内想要清白做人,那就拿功劳来换,或者找人顶替。
比如,魏府牙兵。
至于汴州大将,葛从周、王彦章、氏叔琮、王重允、李思安、杨师厚、刘知俊、李重允、邓季筠、李傥、朱珍、朱友伦、朱友谅等人,死罪能免,活罪难逃,将来要入朝听调。
庞师古、牛存节、胡真、夏侯明一干已经战死的将领,皇帝表示不再追罪家人,准其家人把他们的遗体迎回故乡安葬,至于张存敬和他求情的那个皇甫麟,皇帝不再追罪。
张存敬一一记下。
末了,张存敬只说了一句话。
“皇帝圣明!”
短短的一句话,包含的信息量太大。
这话一出,孔纬、王抟、刘崇望都放心了。
他们都知道,张存敬绝不是仅仅因为皇帝说的那些话而说出这句话的,而是因为他在洛阳的这些天所亲眼见到的世道之变,才让他说出这四个字的,汴州和长安,从此和解。
中原止戈,天下幸甚。
最后,张存敬代表宣武将士答应朝廷一起北伐。
魏博、卢龙、天平、兖海,甚至是河东。
但他谢绝了皇帝的一切封赏,随后昂首挺胸走出了紫微宫。
“无功不受禄,请圣人把扶风郡公给臣留着。”
“一年之内,不,半年之内,臣为圣人讨灭魏博。”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
天青日不烈,和风在洛阳郊外的稻田留下一道涟漪。
远山绵延,桃李橘杏遍布阡陌,清流潺潺绕城而行,最后汇于平地,玉带横淌,中分禾田,垂柳傍水,蒹葭荷塘,杂次交缠,鱼虾之属,欣欣乐水,放眼望去,一派生机盎然。
自从朝廷接受了朱温的请降,好像整个洛阳都安静下来了。
士兵们的脚步不再匆忙,脸上的凝重一扫而空,也开始跟同袍说笑了,军官们的脾气不再那么暴躁,不会再动不动就打人,从各地征调到洛阳的民夫们,神色不似昨日恐惧。
各军判官忙得起火,都在忙着给民夫结算工钱。
大半年了,民夫们终于也可以带着工资回家跟妻子团聚了。
长安、洛阳、新安、弘农、襄阳、江陵、武汉、成都、长沙、梓潼等直隶军事财赋重镇陆续解除戒严,不再执行宵禁,不再天黑就关城门,关隘码头客栈青楼不再盘查旅客细作。
各行各业全面复工复产,大街小巷的商铺陆续开门营业,街上的行人一天比一天多,滞留在洛西各地的商贾旅客重新踏上了旅途,探望亲人,游山玩水,拜访好友,走市卖货。
囤积粮食不再违法,走门串户不再违法,聚众喝酒不再违法。
青楼的生意也是一天比一天好,士兵们压抑已久,现在也要准备去泄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