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周奎摆摊(1 / 2)
这次菜市口处斩一批囤积居奇的奸商对于京师其他商户震动很大,市面上的油,面,布匹,熟菜等日用品价格都有稍稍降价,满朝文武也再一次看到了崇祯的强硬手段。
“大伴,那个汤爱卿的望远镜做好了吗?”
乾清宫内,崇祯坐在御座上看了一上午的奏章。
“皇爷,已经做好了,今早十个望远镜刚送过来,”王承恩笑道:“要现在拿过来吗?”
“拿过来给朕瞧瞧,”崇祯站起来伸个懒腰,问道:“那个玻璃有没有什么进展啊?”
王承恩拿过来一个小箱子,轻轻打开,“皇爷,汤若望做的十支望远镜都在这里,玻璃做的还是有颜色,完全透明的玻璃还没有做出来,那个柳小姐确实厉害,做的玻璃杂质越来越少,估计不用多久就能做出皇爷要的无色玻璃了。”
“是吗?”崇祯笑了笑不置可否,半年内能做出来都算她厉害,无色玻璃不是那么容易做出来的。
箱子里的十支望远镜通体黄色,是单筒的,筒身材质应该是黄铜,崇祯随手拿起一支,入手冰凉,“走,出去试试。”
崇祯拿着望远镜走上一处阁楼,王承恩带着几名太监在旁边保护。
使用这个望远镜,大半个紫禁城都能看到,当然这是指的高大建筑,稍微远一点只能看到人影。
“不错,这个望远镜效果还可以,”崇祯笑着说,“叫汤若望想办法多做点,十个太少。”
汤若望既然天文望远镜都会做,这种小的望远镜随手就做出来了。能看到几里外的人影就可以满足军事用途,他又不是用来看蚂蚁,所以崇祯还是很满意的,能用就行,要求不能太高。
“好的,”王承恩笑着点头,“皇爷,这里风大,我们还是下去吧。”
“没事,再看一下,”崇祯兴致正浓哪肯下去,“大伴你也拿一个看看。”
“奴婢不看,”王承恩摇摇头,这望远镜可是可以看到后宫的,他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
“随你,”崇祯笑了笑,问道:“李邦华派了多少骑兵去山西?曹大伴那里急等人手帮忙。”
“回皇爷,李大人派了五千多骑兵连夜赶往山西。”
“上次朕去京营,李邦华告诉朕,京营只要有一千精锐骑兵,现在怎么有五千多骑兵?”
想要培养精锐骑兵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出来的。
“李大人是把京营里所有会骑马的步卒都派去了,”王承恩低声解释,“皇爷催的急,他这也是想为皇上分忧。”
“嗯,”崇祯点点头,“原来是这样,朕没有怪他的意思,你也不用替他说好话,告诉他,这次做的对,不要太担心。”
“还有,送三支望远镜到山海关交给孙阁老,再调二万关宁铁骑入京,告诉阁老守住山海关,锦州一线就是胜利,不要主动出击。”
这接下来的几年崇祯对于辽东的军队只有一个要求,据城固守。
关宁铁骑目前只有三万多人,崇祯认为留一万在辽东防守已经足够,辽东还有十几万的步兵,只要不出城,后金就没有机会。
“遵旨,”王承恩弯腰恭敬道。
“嗯?那是谁?”
崇祯举着望远镜指着后宫的方向,“大伴你来看看,那个男的怎么出现在后宫?”
此时一名男子在太监带领下走向坤宁宫,坤宁宫是皇后的住所,后宫禁止任何男人进入,只有皇帝才可以进。
王承恩接过望远镜看了一下,低头回道:“皇爷,可能是因为皇后父亲的事。”
这个走进皇后宫殿的人正是周奎的长子,周绎,今天他是不得不进宫,因为他父亲又开始作妖了,他来求皇后劝劝父亲。
“周奎,他怎么了?”崇祯直呼老丈人的名,显然是对他很不耐烦,“他儿子怎么去找皇后?”
上次崇祯把周奎的爵位免了,还罚了他二十万两银子,这才几天,他又跳出来闹了。
“皇爷,嘉定伯,”王承恩面有难色,不好意思说出口,张了张口。
“什么嘉定伯,朕已经把他免了,周奎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崇祯怒道:“快说,周奎又怎么了?”
王承恩看了眼崇祯,“低声道:“皇后的父亲在街上摆摊,给人算命,他说快自己要饿死了,要重操旧业赚钱。”
“周公子进宫应该是向皇后娘娘求情吧。”
说罢,王承恩默默的退到一边,崇祯闻言脸色气的铁青,普通老百姓去摆摊赚钱很正常,可是周奎就算没有了爵位,皇后每年的赏赐都够他们生活了。
周奎这种举动就是打崇祯的脸,告诉别人崇祯虐待他,同时也是逼迫崇祯。
“混蛋!”
“朕看他是活腻了,”崇祯猛的一拍身旁柱子,“他不是要算命吗?朕就成全他。”
“朕现在封他“神算子”,算的准要十两银子,要是算不准就让他自断一根手指,手指不够就脚指,耳朵,还有他儿子的手指耳朵。”
“然后你去找十名待产妇人,让周奎算她们生男生女。”
“他不是要算命吗?朕就让他算个够,居然敢胁迫朕,这世上没人可以胁迫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