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孟昶:你不要过来啊!(1 / 2)
与一般人印象中蜀军战斗力很弱不同,其实蜀军的战斗力,是挺不错的。
只不过,蜀军的战力特质,点的有点偏。
首先来说,蜀中的精华在于盆地中的成都平原。
自从李冰父子建成都江堰之后,此地水利设施完备,沃野千里。
只要官府不是太过于盘剥,哪怕是庶民日子都能过得不错,所以有天府之国之称。
但是对于蜀军来说,成都平原就不那么让人把舒服了。
因为这地方,非常适合骑兵作战,但同时蜀中虽然不缺驮马,却少有战马。
因此蜀中也没有多少骑射之风,打骑战根本没戏。
这就导致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场景,但凡中原大兵一到成都平原,全蜀上下,立刻就失去了抵抗能力,只能看着对方的铁骑,肆无忌惮的来去。
所以历来蜀国防御外敌,一般是两个倚仗。
一是让汉中充当肉盾,尽量让决战发生在汉中一带。
汉中平原虽然也是平原,但相对蜀中面积更加狭小,多丘陵,关城极多。
蜀军可以充分利用丘陵砦堡和城关,抵消中原军队的骑兵优势。
刘再升当然也深深知道蜀军这种几乎全步军的弱点在何处,他抬手指向张虔钊中军大旗的方向。
“确如冯公所说,蜀军强韧,还是得要再熬一熬,唯一可虑者,就是张虔钊的两千骑兵。
虽不能与我大周铁骑相比,但还是要防着他们遮蔽大军,甚至是猝而杀出。”
冯晖哈哈大笑,对着刘再升说道:“大使郎君是以己度人了,两千骑兵在我大周,不算什么,很多时候都会用来干脏活累活。
但在孟蜀,骑兵可是人上人,让他们掩护步卒,几无可能。
而且似张虔钊这等人,深知军阵之上的凶险,恐怕现在已经在谋划着如何逃走了。
这两千骑兵,就是他活命的本钱,根本不会用在这时候。”
刘再升愕然了半晌,在他心里,压根就没考虑过主帅会把精锐骑兵留着用来跑路这些事情。
他有些不知道说什么的甩了甩头,按照冯晖命令率军避战去了。
蜀军之中,张虔钊一见周军开始后撤,就知道麻烦大了。
他遇到了经验丰富的战场老手,对方根本就是在等着他的军队支撑不住。
果然,到了第三日,两万三四千蜀军在旷野中披甲持矛罚了三天站,又累又渴,生理和心里上的负担,基本都到了极限,再也无法严格按照主帅的要求列阵前进了。
冯晖于是立刻通知刘再升出击,周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向蜀军发起勐攻。
银枪效节都等重步自正面而来,骑兵穿插两翼。
冯晖十八岁的儿子冯继业身先士卒,当先率三百甲士撞进蜀军大阵之中。
蜀军的竹弩无法穿透周军的扎甲和棉甲,少量的伏远弩等又无法造成大量杀伤。
双方应战没到一个时辰,两万多蜀军,直接被人数只有他们一半的周军打崩溃。
张虔钊也果然如同冯晖预料的那样,并没有率骑兵反攻或者掩护步卒,反而在步卒崩溃之前,亲率骑兵突围逃跑。
刘再升当然不会让他跑了,他与冯晖之子冯继业,集合了六千骑兵紧追不舍。
张虔钊蒙头就跑,跑到郿县五丈原的时候,仅仅只剩下了六百多骑。
不过这时候,从凤翔府点起大军前来救援的孙汉韶,也亲率九千精锐赶到。
孙汉韶此人也是代北武勋出身,他的父亲李存进乃是昔年李克用的十三太保之一。
一直等到在庄宗李存勖死后,才在明宗李嗣源的暗示下改回本姓。
孙汉韶自幼就在军中长大,戎马数十年,在孟蜀时入则掌握禁军,出则控制藩镇,他的一万蜀军,实际上就是孟昶调拨的禁卫。
这一万蜀军进入凤翔府后,号令严明、秋毫无犯,是此时难得可以称一声仁义的军队。
刘再升远远看去,五丈原下旌旗招展,金鼓阵阵,蜀军进退有度,还背靠山塬列阵,就知道肯定是冲不动的。
而且他们狂追八九十里地,也早已人疲马乏,强行攻打很可能就要吃亏,于是干脆全军休息等待冯晖的援军。
孙汉韶也见周军铁骑多高头大马,铁甲肃杀,不敢贸然率军上前。
双方对峙半日之后,蜀军趁夜从五丈原退回了褒斜道,返回蜀中去了。
见蜀军退走,刘再升留两百骑看守褒斜道,防止蜀军去而复返,随后与冯继业率军收复凤翔府大小州县,清除散落在凤翔府没有来得及退走的蜀军残余。
完成之后,刘再升自守凤翔府,命冯继业率三千骑,去往西北的秦州支援阴鹞子。
阴鹞子本身在周国内,就是第一善守的名将。
张昭自西行去于阗起,阴鹞子一直就担任镇守一方的重任。
而秦州又经过了阎晋六年多的治理,经营的密不透风。
孟蜀的安思谦督军一万五千到秦州前,刘再升早就将兵力收缩,百姓也已经迁移。
安思谦四处碰壁,围城秦州断断续续打了两个月也一无所获,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因此冯继业的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