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引得春风度玉门(4 / 5)

加入书签

是中原王族后人,对中原有极大的向心力,用他们控制西州,更让人放心。

马继荣则是李圣天的近臣,将他安排到庭州,一可以借用马继荣的能力,因为他确实很擅长带兵,二是也为了平衡双方。

最后调李若愚任北庭道大使,也是因为他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人选。

作为尉迟胜的后裔,与李圣天的距离不远不近,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他本身的能力和身份、资历,也足以管束住陈辉耀和马继荣。

这弯弯绕绕,想想就让人头疼,但张昭却不得不干。

因为这就是政治,冲突永远存在,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妥协合作、调和阴阳。

李圣天赞赏的点了点头,张昭这些手段,说明他在政治上已经比较成熟,作为一个善于调和内部的君主,李圣天终于不担心张昭了。

不过,这只是开胃菜,还没涉及到醉重要的部分,那就是于阗金国的地位怎么摆?

李圣天也不弯弯绕绕,直接问张昭该怎么办?

张昭思考了一下,其实他想过很多方桉,甚至想过用萨曼波斯和碎叶郭家,来制衡李从德甚至李圣天。

但在见到李圣天的那一刻起,他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权力之下虽然常见阴谋诡计与制衡,但也不乏有堂堂正正和大气,李圣天对他如此,他也不能太小气了。

“我意,还是向中原请封吧!可封大金国天子为金国大王,统摄于阗、疏勒为西域诸藩国城池之首。”

李从德、李从煜和曹延禄都还没懂金国大王是个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哪冒出来了一个大王这样奇怪的封号。

李圣天却很快就懂了,他笑着朝张昭问道:“那依你看,多少年后去请封合适?十年?最多也就十五年吧,超过十五年,舅父就可能要撒手人寰了。”

旁边的懵逼三人组这时候才懂,这个请封,可不是向现在的后晋朝廷请封,而是要向志在入主中原的张昭请封。

张昭点了点头,毫不掩饰他的野心,“十年时间,应该够了,按甥男的意愿,以后这中原之地封爵,到郡王一级就足够了,就是皇子,也只能最高封郡王。

昔年周天子夏君夷民,始有我华夏今日之土,所以以后要封一字国王,必须要出中原之地才行。

若是将来一统,甥男肯定要将安西北庭收归中原。

但七河之地、金山(阿尔泰山)以北,河中、碎叶、怛罗斯、呼罗珊、天竺等地,就只能用夏君夷民的藩王治理。

于阗金国算是唯一特例,日后舅父子孙,我之子孙,当选其有才能者,往西建国,称某国大王,变夷为夏。”

“好大的气魄!”李圣天称赞了一句,“这就是你一直要将商路拓展到河中、碎叶、七河之地的目的吧?

以行商为纽带,甲兵为后盾,血脉为镇守,如能坚持二百年,说不定还真能变夷为夏。”

张昭嘿嘿一笑,“舅父还忘了一样,那就是甥男还要以佛陀安抚人心,甥男可是佛门圣王兼法王,外佛内儒,杂以道术法,或可大功告成!”

李圣天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张昭说道:“如此这般,安西之地,舅父就在帮着你看守十年吧。

十年之后,天下一统,国富兵强。开拓之事,就是你张天王的责任了。”

张超点了点头,甥男已经派人通知怛罗斯李家、碎叶郭家,以及北边的黠戛斯、回鹘诸部。

若能取得诸族拥戴,再上可汗尊号,当尊舅父为金国圣德舅父天子。”

夜深,张昭告别而去,李圣天带着李从德与李从煜来到了书房。

只有父子三人家,李圣天显得万分感慨,他看着李从德说道。

“苏拉现在知道,某为何要把于阗金国交给张二郎了吧?

因为张二郎的眼界和雄心,早已不是尔等可以比拟的了。

他放眼的不是个人权力富贵,甚至可以说不是子孙延绵,而是放眼在了华夏万世。

这样的胸襟,是很容易让人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的。

某敢说,若是张二郎一统天下,大部分的豪杰之士,都会追随他。

他今日将安西托付给我,一是念着我与他舅甥之情。二是这安西之地,从来就不可能对抗中原天朝,我这舅父天子是知道分寸的。”

“为什么会这样?要是让孩儿来选的话,一统天下后,关起门来过日子不好吗?

那可是中原啊!统治了中原就统治了全天下,其余蛮荒之地,有什么好计较的。”李从煜有些不解的人问道。

李圣天苦笑一声,“所以我儿,你做个焉耆国王就该满足了,中原天子没有安西,凭什么称自己圣文神武,一统天下?

你再想想,我们尉迟家明明不是华夏之种,可从昔年武都郡王尉迟胜公开始,为什么一直以唐儿自居?

因为我们的衣食住行,甚至语言思想,都快和唐儿没什么两样了,面皮不能改,但这里。”李圣天指了指心脏,“这里已经改变了!”

说完,李圣天忽然豪气顿生,“于阗,不单是我们尉迟家的于阗,安西,更不是我们尉迟家的安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