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足跟血(1 / 2)

加入书签

通常在生后2~4天出现,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通常不超过220.6μmol/L(12.9mg/dl),且多在2周内消退。

早产儿总胆红素水平一般在255μmol/L(15mg/dl)以下,可延迟至3~4周消退。

病理性黄疸

多种原因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异常增高,包括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对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胆汁排泄障碍等,需要及时干预,预防胆红素过高导致脑损伤。

当新生儿黄疸出现以下情况,需要警惕病理性黄疸:

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血清胆红素每日递升85μmol/L;

血清总胆红素220.6μmol/L(足月儿),255μmol/L(早产儿);

血清结合(直接)胆红素34μmol/L;

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4周;

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

黄疸发生同时伴有难以解释的神经系统症状。

目前在新生儿科专业领域,用于评估早期新生儿黄疸的标准已经不是单一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而是时间胆红素曲线图,而且在判断危害性和危险性时会特别结合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

带队医生很是详细的跟季小河解释了一下,黄疸这个专业名词。

同行的一群孕妇们也是都围了过来,跟着一起听的津津有味。

就在这时候只见一名护士,从外面抱进来一个婴儿,然后将那名婴儿抱到了里面的一个处置室中。

在处置室里,护士将那名婴儿放在了处置台上,另外一名大夫这是拿了一个很粗的针管,开始在婴儿的足部进行抽血。

季小河看到那么粗的一根针管扎进了婴儿的足跟处,已经不敢再看下去了。

莫莉和文静也看到了里面的这个场景,也是被里面的这个操作吓的够呛。

“医生这么点儿的孩子,就抽这么多的血,而且还是那么粗的针头!

看着就吓人!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呀?”文静问道。

带队医生看到里面的情景笑了笑,然后对文静解释道。

“足跟血采血时间在出生3~7天之内,并且新生儿充分哺乳。

对于各种原因(早产儿,低体重儿,提前出院者等)没有采血者,最迟不宜超过出生后20天。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通过分娩医院采集新生儿足跟血(将血滴在特殊纸片上,再将血片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

1、左手握足底;

2、采血时左手握足底挤压,同时右手握紧同侧小腿,用力适度,并且间歇性放松;

3、用左手食指与中指配合夹住小腿自胭窝沿小隐静脉向下推至踝关节夹紧,回集血液,并阻止血液回流

4、足部加温,不需挤压让血自然流出;

5、洗澡后用温毛巾采血点局部热敷采血;

6、在常规采血的基础上给新生儿定时哺乳、沐浴、酒精按摩足跟后采集血液。

检测内容

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因宝宝苯丙氨酸代谢障碍,尿液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而得名。

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经食物摄入体内后,部分被人体用于蛋白质合成,其余部分被转化成其他物质。

宝宝体内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谢,而蓄积在体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和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患病信号患病宝宝会逐渐出现头发由黑变黄、皮肤变白和眼睛虹膜变浅,肌张力增高、步态异常、手部细微震颤、肢体重复动作等神经系统异常。

尤其值得家长注意的是宝宝尿液有非常难闻的老鼠尿味。

此外,宝宝还容易有湿疹、呕吐、腹泻等。

在治疗上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既要保证宝宝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的供给,又要避免摄入过多苯丙氨酸。

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治疗越早,预后越好。

TIPS [1]

1、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严格控制宝宝饮食,苯丙氨酸既不能摄入太多,也不能摄入太少,苯丙氨酸供应不足也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2、定期调整食谱,一般1岁以下宝宝每个月调整一次食谱,1岁以上的可2个月调整一次,学龄儿童可以3~4个月调整一次。

3、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乳喂养,切忌停喂母乳。

4、定期复查宝宝血中苯丙氨酸浓度,每6个月至1年对宝宝进行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检查。

5、治疗至少到青春期发育成熟,最好终生治疗。

6、女性PKU宝宝到生育年龄,需在妊娠前半年开始严格控制饮食,监测血苯丙氨酸浓度,直至分娩,以免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

7、苯丙酮尿症的预防方法是避免近亲结婚;有PKU宝宝的夫妇再次怀孕前要进行夫妻双方基因检测,在怀孕后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是由于先天因素使甲状腺激素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