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孔孟之道(2 / 3)
。
所以《孙子兵法》谁没读过啊?这个时代士族读书人讲究出将入相,没读过孙子当个屁官?
“好好回答,若是回答对了,让你学兵法谋略也无妨。”司马徽看袁珣就快没了耐性,喝口茶淡淡说道。
“此话当真?”
“君子一言!”司马徽淡淡瞥了袁珣一眼,说道。
“好!”袁珣眼睛一亮,坐直身体,还煞有其事的整理了一下头发,这才侃侃而谈道:“《孙子谋攻篇》说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是故谋略是最好的战争方法,外交是战争的辅助,动用战兵对攻乃是基本手法,最要避免的乃是攻城!”
司马徽笑着端起茶碗嘬了一口,不可置否的看着袁珣,又问道:“谋攻篇最重要的部分,为何不说?”
袁珣想了想,摇头道:“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谋攻篇最重要的部分,可是我总觉得这不现实,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精髓在于让敌人陷入绝望,以势压人,使敌军知难而降,而人在绝望时爆发的力量最为强烈,熟不见项羽破釜沉舟,一战而胜?哀兵常胜之。”
“徒知其表,不知其理!”司马徽冷笑道。
袁珣有一个优点,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他从不敢小觑任何一个古人的智慧,而且在戏忠身上学到了什么叫‘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会就问呗,有啥丢人的?所以善于学习是袁珣仅有的几个优点之一。
而且司马徽是谁?可以说三国顶尖谋士一半是其弟子,顶级的教育大家啊!
“老师教训的是,学生少年顽劣,读书常常只知其然,请老师斧正。”袁珣闻言拱手一礼,恭恭敬敬道。
司马徽很满意袁珣的态度,点了点头,又问道:“你想想,《孙子·军争》中说的围城必缺是什么意思?”
围城必阙是《孙子兵法·军争篇》中的一篇,原文乃是围师必阙,意思是在包围敌人时一定要流出缺口,不要让敌人心理上陷入绝望,做困兽之斗,徒增无畏的牺牲。同时让敌人心理放松,往往用计之人在缺一不围的地方设置埋伏。
在袁珣解释后,司马徽才笑着说道:“围三缺一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种,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与活着的敌军希望,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精髓也就是给与敌军活下去的希望。”
看袁珣若有所思的样子,司马徽又说道:“其实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这里。”说着,司马徽手在桌上那卷孤零零的《孟子》竹卷上点了点。
“《孟子》?”袁珣终究已不是笨蛋,司马徽都说到了这种程度,他再不懂就真的不配在水镜书院读书了。“老师说的是……仁义?”
司马徽捋着胡须笑着点头道:“善!”
“真和敌军说仁义啊?”
袁珣哭笑不得将那卷《孟子》拿起来,手持竹卷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可是就算学仁的话,不是应该学《论语》么?”
司马徽摇头,哈哈大笑道:“仁义你不用学,所以不用学《论语》,甚至你可以不知道孔丘是谁。”
袁珣越来越不懂眼前这老师了,仁义士中国五千年传统儒家的核心思想,而孔子的天地君亲师更是被千古以来多少个王朝奉为经典。司马徽居然和他说连孔子都不需要知道是谁。
正在袁珣一头雾水的时候,只听司马徽道:“你本就是一个傲上悯下之人,心中有着济世的仁德,孔丘那套不适合你,学了也无用,为师让你专修《孟子》,只是想让你把心中的仁德贯彻下去,并懂得以仁德为武器,去鞭策天下!”
“鞭策天下?”
袁珣皱着眉头,这老师越说越不靠谱,鞭策天下?什么人才有资格鞭策天下?只有之天下权柄牛耳者,才有资格鞭策天下!换句话说,这个天下得你说的算的时候才有资格鞭策天下!
“你袁氏所作所为,真当世人不知么?”
袁珣身体一震,抬眼向司马徽看去,却见眼前中年人用一种玩味的眼神看着他,他终究是心虚的低下了头。
“袁本初一再挑动何进和十常侍的争斗,不就是想清明朝堂?再加上你那叔父暗中逼迫天子立储,要的到底是什么?我可听你那祖父说,袁本初最初的驱狼吞虎之计是你这个皮猴子想的。”
袁珣头更低了,他来到这个时代已经近十年,可以说很多思维都被这个时代同化了,加上他知道这个时代的大致历史,就算前世没读过《三国演义》,也该玩过三国无双。人是自私的,袁珣也不例外,他最初想的是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活下来,而且能活得不错,不用饥寒交迫的为了生存奋斗。
说白了,他不想在官渡之后和袁绍的儿子一样头颅被人送与曹操,更不想随袁术在“天子”的虚名下死相凄惨。所以他只能以自己不多对三国历史脉络的了解,不断的加强袁氏的权柄。
司马徽看到自己这个弟子那副心虚的样子,笑道:“头抬起来,为师并没有怪你,汉室不可救,天下稍有头脑的人都能推断出来,你袁氏计划驱狼吞虎,肃清朝堂,甚至在当今天子驾崩后扶年幼的天子行霍光之事,或者是行王莽之事,其实为师都不在乎。”
袁珣抬头吃惊的看着司马徽,袁隗袁绍的计划,连他袁珣其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