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数字(1 / 2)

加入书签

林修尧不是不想压价,而是压不下去了。

从开春起,各地就闹起了粮荒,官府一直压制着价格不让涨的过快。

可是今年苏常松一带大旱,眼看下个月就该收早稻了,地里的稻子却是大部分都绝收了,即使有的有产量,估计也减了半数以上。

京城的米,靠的都是江南的漕粮,粮商们对此最为敏感。

“扬帆,外面情况如何了?”他喊来人问。

扬帆进来回道:“少爷,米价五百文一斗,高师爷已经请了几家粮店的大掌柜,正在茶楼。”

“嗯,和曹捕头他们交代好,一定不能发生抢买的事。”林修尧交代道,如今,米价控制在六百文以下这个价位正好,再高,容易出事。

“是。”扬帆退下。

林修尧奇怪,这次粮价消息怎么比以往传的都快。

……

皇宫内,宣德帝亦在问这个问题。

户部刘尚书回道:“陛下,这背后定是有人推波助澜。

耽误之急,除了派人到江南去主持大局,还有就是北方新收夏粮小麦,常平仓此次须得出手调高收购价。”

宣德帝虎目一列扫,看向众位大臣,“你们以为呢?”

“臣附议。”杨学士杨奇出列。

“臣附议。”吏部尚书亦附。

余下几位尽皆附议,而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谢姚则是道:“陛下,边关应加强防范。”

宣德帝颌首,道:“着令各边关守将,务必加强戒备。”

“是。”

礼部尚书又奏道:“陛下,京城附近,今年也略有干旱,理应早做准备。

防止端午后,暑天过于醒热。”

“着令惠民药局,备好一应药品。”宣德帝道:“谁去江南合适?”

问题一出,几位大臣就开始举荐,最终,吏部尚书举荐之人被派往江南。

等到皇帝与太子两人回了书房时,宣德帝问道:“是谁?”

太子回道:“可能是赵榆。”

“哼。”宣德帝眼孔微缩,“一群臭虫。

前朝顾家的皇室嫡支,早就已经在京受爵传承,那些打着前朝藩王旗号的,都是些投机之辈。”

“爹,你消消气,前次抓住的叶虎,已经有人向他出手了。”太子道:“不过我们早就给他换了牢房。

出手的人,已经被抓了。”

“好,尽快找到这个赵榆。”宣德帝总算听到一个好消息。

……

这一天,过得都比较慢,沈笑先是和大嫂与伯娘翻挑了打谷场的麦子,又跑去地里接着浇水。

直到傍晚时分,才迎来了大哥一行人回家。

车上拉的稻米并不多,大家买的主要还是杂粮,最主要都是到城里询问粮价了。

沈笑问道:“大哥,米价涨到了多少。”

“糙米五百二十文。”沈远叹息道:“城里的,离城近的,都跑去买米粮了。

就是,白面价格涨了,可收小麦的价,却涨的不多。”

顾道长却是道:“我看,你们近河的两块地,麦子都长的很好,等到明天把最后一批麦辗完。

差不多就该估出来一亩的产量了吧?”

留在沈家没走的周大伯,下午时,已经知道了顾道长的身份,他道:“我去年换亲家的一亩种子,前两天先收的那亩地。

一亩产量足有三石多呢。”

“是三石两斗三升八合七勺。”周方海给出了精确数字。

“这么多?”沈大伯惊讶了,他估摸着一亩差不多三石,却没有想到超过了三石。

等到一袋袋麦子入仓子后,大家纷纷来找沈大伯换麦种。

因为他们去年换的,亩产竟然都高达三石左右。

三石呀,想想就心颤,特别是最近粮价一个劲儿涨的时候。

现在一石米五百多文,白面也差不多五十文一斗了。

里长们已经通知了,卖麦子可以直接到西市新辟出的粮薯市去,一

林修尧今天是来一起种玉米的,午饭后在西院书看时,听到东院人声鼎沸,他就过来看看。

好家伙,院子里放了一袋袋的麦种。

而沈家三兄弟,正一个个过称倒腾粮食。

他不由的想上前看一下,“七两,大家这是来换你家麦种了吗?”

正在记数的沈笑点头,道:“对,去年种的亩产二石四,今年每亩下来,平均能到三石二。”

林修尧心下一凛,他先去沈大伯身边抓了麦子看。

旁边的村民们,见过县尊好几次了,都觉得他没有架子,从来都是温和亲善的。

但是这一刻,县尊一脸的严肃,搞的正闹哄哄的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他招呼沈笑过来,“怎么回事了,这么多?”

乡试子卯午酉

会试丑辰

大兴东

宛平西

京县

县试二月十五日,5场

隔一天考

府试四月十五日,3场

隔一天考

二十一放榜

提堂放派九百人

顺天府府试,院试在贡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