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零章 内府要改制(1 / 2)

加入书签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李荩忱倒是有些意外。

因为提建议也就算了,竟然还有直接请自己“接受”这一说。

“沈姊姊但说无妨。”李荩忱笑道。

沈婺华伸出手指,按住李荩忱的嘴唇:“陛下以后不要再说什么沧海继位之后,那应该是很久远很久远的未来了。陛下春秋鼎盛,总是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并不好。”

李荩忱本来想说“人固有一死”,但是看到沈婺华坚定的眼神,顿时把这句话憋回去了。

沈姊姊素来性格柔弱、与世无争,说出这样的话肯定也是有感而发。乐昌她们往往都是争强好胜,乐昌就曾经因为李荩忱没有让自己承担内府的诸多事宜而有所不满,但是沈婺华肯定不会有这样的心态。而沈婺华在外表露出来的强大的一面,往往也是因为背后有李荩忱的支持以及船到桥头、不得不为之。

但是实际上她还是期望自己能够在李荩忱的庇护下,安然此生。

李荩忱抓住她的手腕,轻轻的把她的手指挪开,郑重说道:“朕答应你。”

沈婺华嫣然一笑,而李荩忱的心也跟着猛烈跳动一下。

这笑容像是春日里的阳光,洒在人的心头上。

自己好像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后宫哪个妃嫔露出如此笑容了,她们和自己一样,肩负着万民生死之重担,自然一刻都不敢松懈,平日里自己见过的最多的笑容,实际上并不是开心的笑容,而是欣慰的笑容,忙完一件事情之后虽然劳累但是欣慰的笑容。

李荩忱有的时候也扪心自问,开设内府是否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时至今日,内府发展欣欣向荣,但是也引来了很多的非议,尤其是内府到底算不算大汉的内廷,如果算是内廷的话,那外廷被架空就是迟早的事,可是外廷被架空就意味着大汉的朝政将会完全落入内府的手中,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完全落在后宫妃嫔的手中。

古往今来,除非特殊情况,后宫不得干政。

内府的设立就已经相当于打破了这个常规,只不过一开始内府的落脚点并不在朝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因此往往还说得过去。但是一旦内府开始履行原本属于外廷的职责,那就不是干政的问题了,而是国家大事全都被内府掌控的事情了。

李荩忱能够理解外廷群臣的这种担忧,而让内府变成内廷本身也不是他的构想。因此时至今日,李荩忱不可能明摆着站出来替内府说话,这一切的内外压力都需要乐昌她们去承担。

看来是时候要和她们好好谈一谈这件事了。

内府不可能永远都维持着现在的状态,现在这种状态能够适应于圣明或者至少不会有明显判断失误的君主和同样能够承担起来足够责任的妃嫔,李荩忱虽然自问自己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至少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和作为一个后来人的远见卓识,能够巧妙的制衡内府和外廷之间的关系。

与此同时,乐昌她们也能承担起来足够的责任。

可是如果此时坐在皇位上的不是李荩忱呢?后宫之中的也不是和乐昌、尉迟炽繁等人一样有足够能力和手腕的女子呢?那内府会不会变的一团糟?

尤其是乐昌等人有能力,但是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因此内府能够和外廷井水不犯河水——现在双方之间的冲突主要还是集中在对人才和资金的争夺上,还没有直接扩展到对权力的争斗上,说的具体一点就是外廷群臣已经感受到了内府的强大,但是一时半会儿也没有本事撬动内府这个庞然大物。

而一旦内府落入很有野心的人手中,那么内府就很有可能变成这些人和外廷争夺实际权力的重要工具,毕竟现在医疗、教育等等已经逐渐成为大汉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朝廷投入很大精力以收拢民心的方式,因此要是真的拿着这个作为把柄和外廷相互攻讦,不见得外廷就会寸步不让——谁家孩子都得读书,谁家也都得治病不是?

如何处理已经强大起来的内府,李荩忱的心中也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但是具体怎么走,还需要乐昌等人想办法。

——————————-

陛下会来视察龙门书院,裴矩并不觉得奇怪。

再怎么说,龙门书院也是陛下的心血,是大汉整个书院体系之中目前来看最重要的一环,朝廷对龙门书院的重视程度甚至要高于金陵、岳麓、成都和长安这四大书院,而新组建的邺城书院还有江陵书院以及岭南的番禺书院等等,从最开始规划的规模上就比不上四大书院,更不要说和龙门书院相比了。

要不是因为龙门书院如此地位,裴矩也不可能安心在这里教书。

再怎么说他也是曾经执掌一国权柄并且在北方士林执牛耳的存在,当书院的山长,说好听一点儿是养育桃李,说难听一点儿不就是一个教书匠么?且看看大汉主持各处书院的都是什么人物?要么是西梁皇室这种本来就不适合执掌权柄的,要么就是诸如之前徐陵这种年岁太大的,而他一个正值壮年的裴氏家主,前来主持一个书院,怎么看都是大材小用。

当时家族之中不少想要借助裴矩上进之子弟,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都大失所望。

而他们并不知道的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