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标杆(1 / 2)

加入书签

() 然而,对于那些没有参加过这一战的汉军将士们来说可不一样,这一战几乎奠定了李荩忱常胜将军的威名,可以说军中对于李荩忱的崇拜很多都是拜这一战所赐。

再拜军中主簿们的大力宣传所赐,天宫院之战便成了汉军心中的精神标杆,眼前的局势再怎么艰难,也比不上当时陛下在天宫院的那一战,所以还有什么好怕的呢,身为大汉的将士,当然不能畏敌如虎!

对于汉军将领们来说,将士们有这样的想法,当然不是坏事,谁不希望麾下将士会拼搏用命呢?

“不要紧张,现在是在淮水南岸,敌人孤军作战,我们只要能够坚持住,援军很快就会到达。”杜蒙大声喊道,这些话自然更多的是告诉那些将士们的,“说句实话,杜某还不希望援军能够赶到呢,我们原本的任务是押送粮草,这粮草来来回回一趟,也比不上人家砍下一个脑袋的功劳,现在这些周狗把脑袋送到咱们刀底下了,某还不想分给别人呢!”

山坡上的汉军将士,发出有些压抑的笑声。

强敌迎面而来,不紧张是不可能的,让他们放声大笑那不现实,但是至少他们还能笑得出来,就说明杜蒙喊得这一嗓子并非没有作用。此时杜蒙也顾不上再鼓舞士气了,因为敌人的骑兵转眼就已经进入了弓弩射程。

箭矢呼啸而出,就像是往地上钉钉子一样,在北周骑兵前面钉了一排,当然也有零零散散的跃入周军队列之中,杀伤到的人并不多。

杜蒙恨恨的挥了挥拳。

早了!

射程固然没有问题,但是他忽略了这些汉军弓弩手都没有多少实战经验,再加上作为地方乡兵,平日里摸到这些家伙并且训练的机会本来就少,箭矢射出去的方向过于低平,所以这箭矢射出去,落地的时候早就已经没有能够杀伤到骑兵的高度了,不少都是从骑兵马腿的缝隙中掠过去,插在地上。

换句话说,缺少经验的新兵们根本没有办法发挥出来弓弩的全部威力。

杜蒙很郁闷,不过第二通箭矢很快就射了出去。

或许是出于恐惧和紧张,汉军弓弩手们的动作还是很快的。

“不要乱了阵脚!”杜蒙却从中察觉到了一丝不妙,大声吼道。

第二轮箭矢远没有第一轮来的整齐,这说明不少汉军将士因为慌张而提前或者掉队,导致箭矢射出去稀稀疏疏的,也分不清这到底应该算是几轮了。当最先射箭的将士已经再一次装填好了的时候,最后一个士卒才扣动扳机。

叹了一口气,杜蒙也只能期望着敌人靠的更密集一些,这样至少还能给还有准头的那些箭矢一点机会。

不过很明显敌人的主将根本不会犯下这样低级的错误,骑兵骤然散开,箭矢陆续落地,落马的少之又少。

而北周骑兵的箭矢,也到了。

一排排箭矢密集且劲力非常大,有的甚至能直接射穿汉军将士前方的盾牌!

还好杜蒙就没有指望这些新兵蛋子有勇气直接面对敌人的箭矢,他早早地将所有的粮草搬运上山,运粮食的车辆则围着山坡形成防线,敌人箭矢来了,汉军只要举起盾牌躲在车辆后面甚至下面就可以了,这也是步卒面对骑兵的时候少数切实有效的防御方法。

对于汉军主力来说,当然是不稀罕这种办法的。

汉军主力有大量的火枪不说,盾牌和重装甲士一应俱全,还有专门劈砍战马用的陌刀队,甚至汉军步卒都有勇气顶着敌人骑兵向前冲,比如之前潼关城外的战斗,又比如清江口之战,汉军步卒丝毫没有因为敌人骑兵杀上来而退缩。

但是现在杜蒙可没有这个胆量让汉军主动出击,这些陌刀、重甲一个都没有的步卒冲出去,会死的很惨。

因此当北周骑兵冲过来,甚至都已经快到阵前的时候,汉军将食材有些狼狈的从马车下面爬出来,一支支长枪仓促的竖起来,很快北周骑兵就撞在了战线上。

有的骑兵策马提起马蹄,想要从大车上直接越过去,但是一支支长矛很快密集的捅刺过来,即使是手里拿着大刀或者长矛的北周士卒,面对汉军的这些长度明显长了很多的长枪也有些无奈。

这一次出城,因为做好了对付敌人骑兵的准备,所以杜蒙很聪明的把城中的所有长枪都给提了出来,这些本来就是用来压迫上城或者破门敌军的长枪,这个时候也发挥了用处。

杜蒙给这些新兵的任务非常简单,敌人从哪里冲上来,就把长矛向着哪个方向捅刺过去!

“杀!”北周骑兵拼命地向前催动战马,即使是长枪迎面刺过来,也不能阻挡他们向前冲击的决断。

“杀,杀!”汉军将士们也在拼命的向前挺动长矛。

北周骑兵狼狈的从战马上滚落,还有不少人干脆直接下马,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大车,和大车后面的汉军近身搏斗,还有不少人直接伸手想要把大车推开。

对付连在一起的车阵,骑兵不见得就比步卒好用,那些曾经倒在刘裕却月阵之前的鲜卑骑兵,就是最好的证明。这连环车阵几乎把骑兵的笨拙短处无限放大,面对几个人就能推开的战车,骑兵却往往无能为力。

“顶回去!”汉军将领们察觉到了周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