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1 / 2)
雪后的建康府,一片安宁祥和。
李荩忱一身白袍,除了衣服下摆上绣着的一条舒展的金龙外,再无标记能够证明他皇帝的身份。而跟在他身边的萧湘也穿着一身白衣,衣襟上点缀着几朵红梅,为她平添几分可爱和活力。
青山掩映之间,可以看到黄墙出现在山中道路的尽头。白雪覆盖在树枝上,也覆盖在那黄色的墙上,再加上墙根下怒放的几朵白梅,恍如仙境一般,这让李荩忱不由自主的想起来了后世黄螺上一种流行的说法。
一下雪,南京也就变成了金陵。
而现在呈现在自己眼前的,也正是雪后的金陵。
金陵书院就在前面,这里是金陵的石头山,也是李荩忱曾经参与金陵诗会的地方,自然也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代表着金陵城和金陵城的文化。金陵书院选择坐落在这里自然也考虑了这些因素。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山上有几个破败的寺院,经过整修之后可以直接作为校舍。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李荩忱也是曾经围绕建康府走过的,建康府周围的寺庙数量真的要远比后世多得多,更遑论整个江南了,毕竟在东晋以及南朝初年,建康府都是南北对抗的第一线,更加军事化,而文化更加繁盛的实际上是更往南的吴地和越地,比如吴郡,比如会稽和山阴,著名的《兰亭集序》就写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因此相比于建康府,继续向南,这些寺庙显然更多,而且大多数都已经在侯景之乱之中被破坏和荒废。
这些破败的寺庙,似乎也是南朝国势的象征,南陈虽然还在东南苟延残喘,但是终究不是那个曾经几度收复中原的南朝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南陈的颓废,才能给李荩忱进取的机会,而现在这建立在原本寺庙上基础上的学院,又何尝不是代表着一种文化的新生。这代表着当朝以及众多的文人士子,已经不再祈求通过神魔的保佑来获得平安,而是想要通过获得更多的知识以让自己走得更高更远。
这是一个王朝在原本废墟上的新生,也是学问的重新萌芽。
拾阶而上,李荩忱已经看到了前来迎接的人。
现在还没有到上元节,书院还在放假。在年前和元旦大典上,朝廷已经因为书院明年参与选拔人才的事情闹翻了天,甚至那些不知道好歹的东南士族还意图串联起来反抗,结果谁知道竟然被已经拿捏到他们底细的李荩忱一网打尽。
这从朝堂上掀起的风暴很快就席卷整个朝野,这些意图作乱的东南士族的家产很快就被朝廷直接吞并,而与此同时远在西北的天水梁氏也遭受了差不多相同的命运,这代表李荩忱在强硬的向世人宣布,那个曾经主宰南朝三百年的世家制度已经分崩离析、不复存在。
从现在开始,世家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撼动皇权的完整性,相反,通过强硬的武力,皇权可以决定世家的生死。
而各个依附于李荩忱、有开国之功的世家,也逐渐从原本的世家转变成类似于汉代的开国贵族。他们虽然也有着足够的田产和财富,甚至还有这九品中正制下推荐人才的名额,但是他们的权力已经被极大的遏制,新的选拔人才制度明显正在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世家不再是和之前那样高不可攀,反而只要有机会,任何的寒门甚至是黔首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世家、或者说成为朝廷的新贵。世家的神话被打破,也就代表着新的选举人才的制度已经不需要李荩忱再强力推广,自然而然的就会受到更多的欢迎,
相比之下,一直处于这一场舆论甚至是斗争风暴中心的金陵书院,却出奇的平静。在李荩忱的保护下,金陵书院顺利的完成了建设和招生,等待着上元节后的开学。
现在新任金陵书院山长正快步迎上来,见到李荩忱之后,郑重一拱手:“金陵书院萧琮,参见陛下、淑妃。”
李荩忱打量着站在眼前这个英俊的年轻男子,不得不感慨自家岳父的基因的确是不错。萧琮正是西梁皇帝萧岿的长子,也就是不折不扣的西梁太子,只不过随着西梁覆灭,这些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而且萧湘被李荩忱封为淑妃,萧岿也就成了不折不扣的陛下岳父,而他的儿子萧琮自然也是国舅爷。
说起来也有些好笑,李荩忱成功把西梁和南陈的皇帝都变成了自己的亲戚,自然也就从很大程度上防止了有人想要通过控制他们来谋反的可能,毕竟这几位皇帝说到底还是皇亲国戚,朝野之间的人们只要动动脑子就觉得他们不会放弃荣华富贵,转而选择铤而走险。
因为自家的大舅哥很老实也很听话,李荩忱自然没有不利用一下的道理。
兰陵萧氏,这也是赫赫有名的治学大家,南朝的文学鼎盛时期就出现在南齐和南梁这两个兰陵萧氏作为皇帝的时代,当时从皇帝到下面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文学巨匠,为后来的隋唐文学发展到鼎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对于萧岿和萧琮父子来说,作为西梁的皇帝,他们实际上不过是被北周控制的一个傀儡罢了,这个他们自己也都心知肚明。只要哪天北周觉得看他们不顺眼,自然就能把他们直接废掉,更或者直接把西梁灭掉。
历史上的杨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