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1 / 2)

加入书签

营帐的帘幕被掀开,正不耐烦在营帐中走来走去的萧世廉急忙看去,看到是裴子烈走进来,上前一步抓住他的袖子:“大士兄,情况到底怎么样,都快急死某了。”

“先给我找点儿水喝,”裴子烈一边说着,一边自顾自的走到水缸边给自己舀了一瓢冷水,仰起脖子灌下去,方才砸吧砸吧嘴,“他娘的都快渴死老子了。”

而李荩忱也缓缓站起来,饶有兴致的看着裴子烈喝水。萧世廉不由得跺了跺脚:“你倒是说说啊,别光顾着喝水。”

李荩忱摆了摆手:“萧兄无须着急,若是事态不对的话,裴兄可就没有好心情在这里喝水了。”

裴子烈随手一扔水瓢,冲着李荩忱赞赏的点了点头:“朝廷旨意,宜远将军樊猛加持节、都督南豫州军事。宁远将军任忠加持节,进封平北将军,都督北徐州军事。”

萧世廉轻轻舒了一口气,这样算来樊猛和任忠也都得到了封赏,等于朝廷已经默认了他们萧摩诃左臂右膀的身份,虽然这左臂右膀似乎用起来一点儿都不得心应手,不过想来陛下也不可能真的对萧摩诃一点儿掣肘都没有,至少樊猛是大家熟悉的将领,以樊猛为掣肘,总比派来一个陌生的对手要好。

“某也加封北谯州太守,”裴子烈无奈的一摊手,“只是你们也明白,这太守加不加的都一样。”

萧世廉和李荩忱都笑了一声。这归根结底还得说到南朝的侨迁制度。

当年东晋衣冠南渡,对北方随同朝廷和世家迁移的百姓按照原本的州郡整体安置。比如将谯州的百姓安顿在淮南,划定该地域为谯州之侨地,但是实际上这些百姓还是归属当地的州府管辖,保持北方州府的名字,不过是想要表示朝廷的正统性、收复失地的决心以及容易对百姓进行管理罢了,这些乔迁州府多为有名无实。

这也是为什么在南北朝中,会出现诸如南徐州(今镇江)和北徐州(今徐州)等等和历史上其余时代格格不入的地名。

经过这数百年的演变,当年的侨郡和现在的州府已经完完全全的合二为一,这北谯州自然而然就真的成为了一个虚衔。

手底下没有百姓也没有土地,归根结底裴子烈还是电威将军。

“至少涨了俸禄不是!”裴子烈苦笑一声,算是安慰自己,“不过晋升太守却也麻烦,这一次少不了要跟着左卫将军还有大都督向京城中走一遭了。”

听到这里,回过神来的萧世廉和李荩忱对视一眼,不由得纷纷大笑,裴子烈怎么跑,终究还是没有跑出他们的手掌心,这京城一遭,裴子烈想躲都躲不过去喽!

“你们两个少幸灾乐祸,”裴子烈拍了拍桌子,“当务之急还是想想咱们这一路怎么平平安安的去,平平安安的回来吧。那位扬州刺史肯定不会让我们舒坦。”

李荩忱收敛笑容,正色说道:“现在只能说幸好陛下没有想要为难大都督和萧将军的意思,否则只要对樊猛的封赏再少一些,樊猛就算是今天咬咬牙忍住了,肯定也会心中含有怨气,到时候只要有心人稍微挑拨一下,咱们后院失火,在京城更是难以立足。”

“这说明陛下心中终究还是向着太子的。”裴子烈微微颔首,

樊猛这一次看上去军衔没有变动,还是宜远将军,但是给他加了都督南豫州军事的职务,就立刻不一样了。这个都督和裴子烈的空头太守可就大不相同,南豫州是实打实存在的州郡,地处淮南要塞,北控梁郡、南托巢湖,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数百年前南豫州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合肥。

曾经称霸东南的吴大帝孙权一次又一次的统军北上,却一次又一次的在合肥城下折戟沉沙,而曹魏亦是曾经在合肥一地汇聚张辽、李典数位足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合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陛下将南豫州的防务托付给樊猛,就是将建康城外围防线的安危交给了他,对于樊猛的信任之情自是不言而喻。这一个南豫州都督的身份,可远远比加封一个将军来的实在有用。

樊猛只要不傻,自然也知道这是陛下的厚爱,毕竟单单以他在吕梁之战中的功劳,以一州都督之职位酬功甚至有些大了,若是樊猛对于这样的封赏还不满意、意图捣乱的话,那就未免太不把陛下放在眼里,毕竟这天下终究还是陈顼的天下,不是扬州刺史陈叔陵的天下。

可以说樊猛是南陈大军之中最难以预测的炸弹,而现在陈顼一出手就把樊猛压制住了,其目的自然也是防止吴明彻和萧摩诃离开之后军中生乱,从而导致新官上任的萧摩诃被“下克上”,而这继续追根溯源,还得归根在陛下对于太子一党的维护上。

陈叔宝为人憨厚,素来不喜欢过多结交外臣,萧摩诃算得上少数支持他的臣子,若是连萧摩诃都被陈叔陵阴谋弄掉了,那陈叔宝就真的成了光杆司令,这种事情陈顼当然不会允许发生,他需要的是对陈叔宝、对支持太子的文武官员的历练,但不是将他们送入死地。

而陈叔陵也好,樊猛也罢,说难听点儿就是磨刀石。

这结果也在李荩忱的预料之中,毕竟历史上最后走上皇位的还是陈叔宝不是陈叔陵。但是结果虽然如此,想要一步步走到这样的结果上,又有谁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