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战荆襄英雄声威盛 第三百十章 宗干的阳谋(一)(2 / 2)
面波澜不惊,但内心已是狂喜,虽然自己身在金国,但其心中仍存故国,而粘罕作为靖康之变的罪魁祸首,自然令其痛恨不已。可粘罕位高权重,便是自己有心复仇,却是力有未逮。如今若是能够借完颜宗干之手,将粘罕除去,一来去掉金国主战派的为首之人,使其国力受损,二来亦可为受辱的徽、钦二帝和死在粘罕大军手上的亲朋好友们报仇雪恨,当真是一举两得。完颜宗干苦无削弱粘罕之计,但自己却有,放眼古今,此时的粘罕处境便如唐德宗时郭子仪一般。</br>郭子仪当年平定安史之乱,收复河北、河东两地,后又收复两京皆有大功,而且在吐蕃、回纥入侵之时,单骑说退回纥,举兵击溃吐蕃更使得其声威于晚年之时达到顶峰。郭子仪于当时位高权重,经肃宗、代宗两朝仍屹立不倒,可谓是中唐时第一权臣。但当德宗即位之后,对这位摄政大臣、三朝元老驭下不严的情形极为头痛,最终想出一计来方才使这位老臣彻底谢幕。</br>唐德宗先是拜称郭子仪为尚父,效周武王与姜尚故事,随后又将其进为太尉兼中书令,又将其封邑扩大,增实封满二千户,月给千五百人粮、二百马食,又提拔其子弟、诸婿迁官者十余人。待得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唐德宗突然将其调离权力中心,充任皇陵使,随后很快便免去了他其它使职、副元帅等实职,兵不血刃地下放了这位三朝老臣。而如今的粘罕便好似当年的郭子仪一般,合剌为何不能是当年的唐德宗呢?
↑返回顶部↑